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整个管理培训行业正在遭遇着前所未有的阵痛。由于订单锐减,眼下很多培训公司日子格外难熬。但对于整个咨询行业来说,眼下这场仍未结束的经济低迷时期,似乎却是一个来得有些意外的春天。
据了解,随着金融危机导致企业需求的骤然升级,由于传统的培训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当前需求,而强烈的危机感和对生存的渴望让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专业的咨询服务,来自企业的这种需求变化正在造成培训和咨询服务市场出现“培训冷,咨询热”的强烈反差。
□赢周刊记者 杨启蒙
“后培训时代”开启洗牌潮
管理培训行业在经历了十几年的高速发展之后,眼下也许正在经历着一段最艰难的时刻。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广东,目前那些在市场占有率上处于领先地位、规模较大的培训公司基本上都遭遇了订单大幅度下滑的情况,中小培训公司受到的冲击更大,很多培训公司都已经被淘汰出局了。
“这次金融危机,使管理培训行业过去一直存在的企业抱怨培训效果不佳、大部分培训课程无法真正地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尴尬暴露了出来。”北京大学研究员李懿恒博士认为,很多企业这些年来在花费了不菲的培训经费、组织员工参加无数次培训之后,却发现传统的培训无法为企业解决实际的问题,对培训的效果感到比较失望。因此,很多企业都大幅度削减了培训经费,这造成管理培训行业的市场蛋糕出现大幅萎缩。
“现在,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培训效果,更在乎培训究竟能够给企业带来什么,能够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广州市欧博企业管理研究所副所长王■认为,这种来自企业需求的变化,正在推动着管理培训行业进入“后培训时代”。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现在,企业不只是单纯需要培训课程,更需要解决方案和解决实际问题。但在金融危机导致企业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骤然变得非常严峻的背景下,传统的企业内训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猛然升级的自身需求,因为“老师讲完课后就拍屁股走人了,企业遇到的各种迫切需要得到解决的实际问题还是无法得到有效的答案”。
“这次金融危机,对于管理培训行业发展来说,绝对是一个分水岭。”锦田(中国)顾问公司总经理任戈认为,培训公司光卖课程显然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了,还必须为企业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并切实地帮助他们解决经营、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有关专家认为,培训公司要么向咨询行业转型,要么能够为企业提供更有价值的、更深层次的培训服务,才能在因为金融危机而加快到来的“后培训时代”里站稳脚跟。
本土咨询业迎来“咨询元年”
相比培训公司的订单锐减生意惨淡,咨询行业的日子却是一片红火,很多企业管理咨询公司的业务量自去年下半年以来都在大幅增加。一些业内人士认为,金融危机正在使中小企业对于咨询服务业的迫切需求骤然爆发出来,今年将成为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咨询元年”。
“现在,我们最烦恼的是来自企业的订单多得接不过来,企业对咨询服务的需求增长得非常快。”欧博企业管理研究所副所长王■告诉记者。
欧博是一家以定位为服务珠三角制造类企业、以管理输出为主要服务模式的本土咨询公司,由于“订单太多,顾问人手不够”,王■眼下正在体验这种“幸福的烦恼”。用他的话来说,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后,“企业对咨询服务的热情,正在以井喷之势猛然地爆发出来”。据透露,自去年下半年以来,该公司的订单数量相比以前至少增加了30%以上。
在广东,自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很多咨询公司的业务都在迅速增加,不少正处于困境之中的中小企业甚至把咨询公司当作“救命稻草”。
“如果说培训对企业来说是保健品,那么现在企业最需要吃的不是保健品,而是救命的良药。” 王■认为,这是眼下培训公司生意锐减、企业管理咨询服务行业逆市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因为经济环境好的时候,企业可以吃保健品来强身健体,但企业现在更需要的是能够帮助他们走出眼前困境的药方”。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企业纷纷削减了培训经费,对于咨询公司却是不惜重金甚至是“有疾乱投医”,因此眼下出现的“培训冷、咨询热”现象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过去,咨询服务对很多中小企业来说是奢侈品。但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很多中小企业都面临着严峻的生死考验,他们对于咨询服务的需求正在迅猛增长。对于本土咨询行业来说,这“显然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遇”。现在,很多民企老板都越来越认识到必须尽快从“业余选手”转变为“职业选手”,才有可能熬过这一轮经济寒冬并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迫切需要专业的企业管理咨询服务来提升管理水平。因此,更熟悉中国国情、在价格上更有优势的本土咨询公司,如果能为迫切需要提升管理水平和系统解决方案的众多中小民企提供真正有价值的服务,显然将迎来一次大好的发展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