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力拓案之下:铁矿石谈判僵持 钢企倒矿依旧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4日 22:48  经济观察报

  张向东

  “力拓案”以及09年的铁矿石谈判,让诸多长年以来一直存在的问题得以暴露,这里面不仅有 “商业间谍”,有矿石巨头在中国攫取利润所采取的种种伎俩,还有中国钢铁行业自身的问题。比如:国内铁矿石市场的倒卖、两种价格、铁矿石进口体制,以及中国钢铁行业发展的模式等。

  “力拓案”早晚都会过去,它只是中国钢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波澜。不过,我们期望经过这次风波,中国钢铁业能够有所反思,有所获益;中国钢铁行业主管部门能够以“力拓案”为契机,一举改革一些积弊已久的问题,让中国钢铁行业能够在健康之路上不断壮大发展。

  为此,我们遍访中国钢铁行业各方人士,试图梳理近一些年来钢铁业发展脉络,探寻钢铁行业内部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期为改革提供借鉴。

  ——编者按

  7月底,“力拓案”正在处理当中,中国的09年铁矿石谈判还未有结果。

  最先沉不住气的还是中国钢铁企业。尽管中钢协和相关政府部门都表态,目前还没有任何一家钢厂和三大矿山公司签订长协,中方谈判代表仍然态度强硬地声称绝不接受33%的降幅,但短短6个月内中国主要港口接卸进口铁矿石3.1亿吨,同比增长21.7%,再一次创下新高。

  河北一家钢铁企业的总经理赵强(化名)说,在谈判没有结束之前,中钢协不允许中国钢厂从三大矿山公司购买铁矿石。但是没办法,中国钢厂不能不生产,而且整个二季度恰好是中国钢铁行业生产和利润回升最好的时机。在市场利益面前,没有一家钢厂愿意像谈判组一样就此停下来。

  中国进口铁矿石的传统格局并没有改变,中国上半年吃进的3.1亿吨铁矿石,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南非、乌克兰。6月份,中国从五国进口铁矿石4994万吨,占进口总量的90%。

  中钢最大的钢铁贸易商中钢集团今年前五个月代理进口铁矿石近千万吨,这比去年同期增加近三倍。大部分没有签订合同又没有矿山供给的国内钢铁企业,选择了从中钢这样的贸易商手中购买铁矿石。赵强说,因为中钢协只给中钢和瑞钢联两家贸易商开了可以进口铁矿石的信用证。现在甚至连宝钢、武钢都得从他们手中购买部分铁矿石。

  按照中国的铁矿石购买机制,中国有112家钢铁企业和贸易商有政府部门颁发的进口信用证,凭此可以按照与三大矿山谈判确定的长协价格购入铁矿石。而每年参与铁矿石谈判的企业也是从这些企业中选择。

  而国内众多没有拿到信用证的中小钢厂,大多选择从上述112家企业购买铁矿石。虽然,中小钢厂也可以选择购买印度的现货矿,但由于矿石品位较低,运输不便等原因,直接去海外购买现矿的比较少。

  知情人士透露说,中钢和瑞钢联从三大矿山公司拿到的铁矿石价格,暂时按照33%的降幅来结算,等中方与三大矿山公司的谈判完全落定后,再按照“多退少补”的原则进行补充。而国内钢厂从两家贸易商手中买铁矿石的价格,比进口结算价已经高出了不少。

  上述人士透露说,事实上,目前暂时按照33%降幅,继续从三大矿山公司购买铁矿石的国内钢厂已经有不少家。

  在谈判几近停滞的09年上半年,中国市场之所以疯狂吃进铁矿石3.1亿吨,就是因为国内铁矿石市场的倒卖风潮又起来了。

  7月22日的数据显示,中国进口的63%品位印度铁矿石现货价格已经上涨至90美元/吨以上,是自2008年10月以来的最高值。而根据日澳首发价计算的长协价格61美元/吨,即使加上即期的海运费,到岸价也只有76美元/吨。据统计,5月和6月中国进口铁矿石现货价格的涨幅超过了35%。

  长协价和现价矿之间的 “价格双轨制”,就是中国钢铁贸易商的利润空间所在。

  溯源:谈判开,倒卖始

  中国正式派出代表与三大矿山公司进行谈判是在2003年底,当年由于中国对铁矿石需求的急速增加,成为世界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那一年,宝钢开始作为中国钢铁行业的代表,坐到了三大矿山公司的对面。

  事实上,这并不是宝钢第一次参与铁矿石谈判。只不过,在之前的谈判体系中,宝钢的角色显得微不足道。当时,亚洲的谈判代表是日本的新日铁,宝钢只需要接受双方的最终定价就行了。

  中国钢铁行业第一次谈判的结果是,接受三大矿山公司18.6%的价格涨幅。

  第一次铁矿石谈判就给宝钢带来了不错的收益。一位老冶金部的官员回忆说,由于当时宝钢规模还不大,当年签订的长协合同自己并不能全部用完,剩下的一大部分全部用来以现货的价格卖给了国内其他钢铁企业,狠赚了一笔。

  紧接着的2004年,中国进口铁矿石2.08亿吨,同比增长40.5%,国内铁矿石平均单价同比上涨86%,远远超过了当年长协价格18.6%的涨幅。这帮助宝钢2004年实现净利润增长35%。当年,宝钢的主营业务收入也创纪录地达到了人民币586亿元。

  再看首钢,根据公开资料,2004年,首钢进口铁矿石1333.6万吨,其中自用只有981.58万吨,其他全部按照现货价格卖给其他企业,仅此便为首钢增收超过1.4亿元。

  中国冶金工业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凌说,实际上,在2003年之前,国内没有一家钢厂意识到铁矿石的重要性,甚至有些企业为了上市,还会把矿山这块儿资产剥离掉。但是随着铁矿石业务对宝钢业绩的贡献,国内许多钢厂开始意识到签订铁矿石长协的好处,这不仅比国内现货便宜,而且还能通过倒卖赚一笔。

  于是,钢厂开始打起了铁矿石的主意。中国铁矿石谈判甫一开始,主要钢铁企业就已经自发地在国内市场定下了两种价格,倒买倒卖风潮就此而起。

  2004年至2008年是中国钢铁工业狂飙突进的岁月。这五年间,中国钢铁产能整整翻了一倍。2004年的中国钢铁产量为2.4亿吨,到了2008年,已经超过了5亿吨,其产能甚至达到6.6亿吨。

  随之,中国铁矿石进口也从2004年的2.08亿吨,增加到了2008年的4.4366亿吨,占全球海运铁矿石的比重一举超过了50%。铁矿石协议价格也开始一路飙涨,五年间上涨近4倍。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即便铁矿石价格上涨数倍,但中国主要钢铁企业依然在利润迅猛增长的快速路上急奔。就在经济危机爆发的2008年,中国主要的几家大型钢铁企业依然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而前不久公布的《财富》500强企业中,中国钢铁企业四家上榜,宝钢、中钢、沙钢和河北钢铁集团。

  大钢企挖的坑

  中国主要钢铁企业在国内市场倒卖长协铁矿石,导致每年铁矿石谈判中,中国钢铁企业各有心思。

  中钢协高层曾多次在公开场合,批评中国钢铁企业不够团结。前不久,日本新日铁一位人士在私下会见中钢协人士时表示:“我们高估了中国大型钢铁企业的影响力。事实上,中国没有一家能够真正代表整个钢铁市场。”

  在日本,铁矿石进口全部实行代理机制,本土市场上亦没有现货和长协两种价格,日本国内钢厂无论参加谈判与否,得到的铁矿石是一样的。

  正是因为中国没有一个企业和机构能够完全代表中国市场,由此力拓看到了对中国谈判方各个击破的机会,“间谍案”也便就此产生。

  上述河北某钢铁企业总经理赵强说,铁矿石谈判中,中国是最有特色的。中国每年实际对铁矿石的需求量一般在六七亿吨左右,需要进口的超过4亿吨。但实际上,16家代表只是提出各自的需求数量,这样加起来,能拿出的采购量最多也就2亿多吨。那剩下的2亿多吨怎么办?更多的中小钢厂都没有进口资质,他们的需求只能从这些大的钢厂手中,以每吨高于协议价数百元的价格购买。

  赵强所在的公司拥有进口铁矿石资质,目前的采购按照33%的价格降幅预付款,分别和巴西淡水河谷和FMG签订了铁矿石合同,总计不超200万吨。这些量根本达不到公司的需求,赵强说,“我们也想签订大合同,但是由于公司总需求量太小,铁矿石巨头根本不愿意和我们谈。我们只能再以更高的价格从宝钢、中钢那里买,有时候,每吨会高出长协价格近500元。”

  在铁矿石巨头的眼中,中国市场存在的两种价格恰好是他们可以利用的地方。中国主要钢厂利用倒卖长协矿将现货价格炒高,这就为下一年铁矿石谈判中进一步提价创造了条件。

  赵强说,中钢协一直通过各种手段试图减少中国铁矿石进口企业的数量,但其实,矿山巨头比中钢协更希望减少铁矿石企业进口数量,因为这样更有利于炒高铁矿石的价格。

  由此,中国钢铁企业就进入了一个:“谈判—涨价—接受—倒卖—获益—再谈判—再涨价—再接受”的陷阱之中。而这个陷阱的始作俑者,恰恰是中国钢铁企业自身。

  赵强说,“我觉得,中国进行铁矿石谈判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原则,属于市场的就要放开让市场决定。在市场面前,再大的降幅,如果是亏损的,企业自然就不会接受,再大的涨幅,如果有利润,企业也会去买。”

  来源:经济观察网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