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经济数据喜忧参半 宏观政策下凉药还是下热药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17日 00:54  央视《新闻1+1》

  ——下凉药?下热药?

  中国上半年经济数据今日发布,GDP增长7.1%,全年保八有望。

  居民收入增长、工业生产增长,出口总额持续下降,居民消费价格下降,喜忧参半的数据下哪些问题不容忽视?

  美国、欧洲等国经济仍然没有企稳,全球经济复苏,前景难料,面对中国上半年经济运行状况,我们该做出怎样的形势判断?又该有怎样的决策?《新闻1+1》为您解析。

  主持人(董倩): 

  欢迎收看《新闻1+1》。

  我们知道,统计数据是一个国家经济运行的晴雨表,但是今天我们从国家统计局拿到的这一组统计数字,我们从中看到的却是复杂,甚至让人有雾里看花的感觉。我们如何从这组数字里面解读中国的经济,甚至能够解读中国经济未来的走势,这的确是一个问题。

  岩松,怎么看这组数字?

  白岩松:

  可能这样一个数字也是大家期待的,在一个面临如此极大的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人们谈论的最多的问题就是“我们见底了吗?”如果用企稳和今天所看到的这些数据来说似乎见底了,见底就是一个缓慢回升的时期,但是这又是一场传染病,谁又能够说我们可以独自真正见底?所以我觉得现在是局势最复杂时候,如何判断形势、如何下一步决策成了当前最大的挑战。

  主持人:

  面对这些数据,我们首先来连线一下经济学家成思危先生。成先生,您好。

  成思危(经济学家):

  您好。

  主持人:

  今天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新出炉的这些数据里面,您对看中的是哪一组数字?我们稍候再连线一下成思危先生。

  岩松,今天我们看到国家统计局发言人用了“企稳向好”,这四个字来评价这个形势,你怎么看这种评价?

  白岩松:

  “企稳”这两个字当然非常重要,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国内外的媒体包括相关的评论文章对今天数据的发布格外在乎,都是希望我们在全球金融危机大的背景情况下,在中国这儿看到一个历史性的拐点时刻,虽然历史性的拐点往往在我们悄无声息的时刻出现,但是数字显现出来,当然是国家统计局这次新闻发布会是很重要的,第一季度公布数字的是,大家知道还没有见底,还有很多非常难看的数字在那里,但是今天大家会看到很多漂亮的数字,比如我最关注这样几个东西:第一,GDP,二季度可是7.9%,离我们全年的目标才差0.1%,如果按照这样的增幅发展下去,全年有可能在8%左右。它一季度只有6.1%,二季度比一季度增长了1.8个百分点,当然这是很重要的数字。但是另外发言人强调的数字我又开始担心,在GDP整个贡献当中,投资的贡献率是87%,消费是50%多,但是出口还是负40%多,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你说这还是一个强行向上走的一种努力在起作用,所以这里又让你产生了很多担心。

  但是,我会在这个数字背后可以看很多民生的东西,就是数据好看了,民生改善了没有?我觉得现在还不能做这个结论,所以现在又有好的,又有不好的,还有平均值,现在是冷中有热,热中有冷的时刻。

  主持人:

  我们继续连线成思危先生,成先生,您好。

  成思危:

  您好。

  主持人:

  刚才我们说到这一组经济运行数据里面,您个人最看重的是哪一些?

  成思危:

  我觉得,总体来看,经济是在回升,而且季度比较,一季度消费唱主角,在6.1%里面占4.3%,二季度看来投资占主角,投资在一季度6.1%里只占2.0%,可是在上半年里他占了6.2%,所以现在说明四万亿的投资开始发挥作用了,但是进出口对经济的负的作用也增大,一季度是负0.2%,上半年是负的2.9%,这说明我们还是要注意的。

  主持人:

  成先生,您看,我今天看到一种观点,上半年我们面对危机的时候,用7.1%的GDP的数字,说明我们国家企稳和保增的目标基本上已经达到了,下半年是不是应该放在调整结构这个重点上来,您认为经济政策是否会在下半年进行调整?

  成思危:

  我认为7.1%如果从基础上来看,还是不够稳固,我觉得主要是有三个问题应该注意,第一,我们现在是扩张的财政政策,赤字从1800亿增加到9500亿,我们是宽松的货币政策,从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金融机构的贷款大幅度增加,所以不可能会产生通货膨胀的危险,现在通货膨胀看不明显的是因为增加的货币有不少进入了股市和楼市。所以通货膨胀从表面上看起来不明显,一旦股市、楼市的泡沫破灭,就会造成通货膨胀率很明显的上升。我们在2007年到2008年看到过这样一个情况。

  第二,就业状况看来还很严峻。二季度外出务工的农民只增加了2.6%,而且从数据看,增加的大部分还是在西部增加的,东部只增加了百分之一点几,所以就业问题还是严峻。

  第三,中小企业的困难目前来看还没有能够真正解决,我们大量贷款的增加实际流到中小企业的很少,而中小企业是就业的阻力,也是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部分。所以我认为下半年在这三个问题上我们是应该注意的。

  主持人:

  成先生,给您最后一个问题,上半年7.1%GDP的增速是否可以说明我们国家的经济在全球的范围内已经率先复苏?

  成思危:

  复苏的定义不一样,因为按照学术定义来说,衰退是指连续三个季度的负增长,而复苏是指从负增长变成正增长,我们一直是正增长,所以你不能叫复苏。我个人认为对复苏的定义是跟危机前,我们2008年9%的增长速度,如果能回升到,这个可以叫复苏,现在只能叫探底回升。

  主持人:

  谢谢成先生。

  我们继续“企稳向好”的这个话题。“企稳”给人一种平稳的感觉,但是通过数据又让人看到了很多不确定性,你怎么看这种似乎是比较矛盾的方向?

  白岩松:

  其实企稳你也可以换两个角度去理解,第一,是不是大家所期待的见底了,但是企稳回升加在一起,似乎是见底的意思,如果没有“回升”这两个字,企稳也可以在底部呆很长时间,所以既然有了今天的企稳回升,单纯从我们的经济体来看似乎已经发出了一个信号,面对这次金融危机我们见底了。但是另外一个问题,这是一场传染病,而并不是一个我们自己独自肌体内产生的病状,好了,在你企稳回升或者已经见底,有可能出现复苏的时候,它依然是脆弱的。但是美国、欧洲、日本依然存在通货紧缩,包括很冷的局面,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会不会二度传染你,你会不会再次掉头向下?所以这个见底只能说是从目前情况下,如果我们不再被传染,继续保持这样一种回升的态势,回过头来这是一个历史的时刻,在今天这样一个数字里,我们过20年写历史会说,在面对那次金融危机的时候,在7月16日那一天公布了数字证明中国已经在全球率先复苏并且见底,但是今天万万还不敢说这种话。

  主持人:

  因为在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世界经济局势还是很微妙的情况下,我们国家能不能做到一枝独秀?

  白岩松:

  一枝独秀是不可能的,率先复苏是有可能的,率先复苏跟一枝独秀是两个概念,一枝独秀好像是说,我是金钟罩铁布衫,不管周围传染病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我们都可以独善其身,我觉得在目前的情况下做不到。因为克鲁格曼说过,目前我看不到谁是强有力的引擎,并且是全球共同去努力,才有可能渡过这样一场危机。包括美国的一些数字也不好看,我觉得在这个时候很难独善其身。但是今天这个数据出来之后,真正考的是我们的决策者,究竟在这样一个热中有冷,冷中有热,是开冷药还是在开热药,在开凉药的时候怎么又补一定的热药,开热药的时候又补一定的凉药,形成一种平衡。我觉得这个时候决策的挑战难度非常大。

  主持人:

  我们不妨对比一下中美经济指标,这里有几个GDP,我们先结合说一下。

  白岩松:

  为什么今天会有记者提问,在同一个时间提出我们下半年是通货紧缩,还是通货膨胀?其实意味着背后的挑战有多大,因为这几乎是一个不该同时发生的事情。但是现在你看,在经济已经出现了7.1%,二季度是7.9%的GDP的数字下,我们看CPI,其实还在负的数字之下,连续五个月,所以大家会去担心通货紧缩的问题。

  主持人:

  你去看美国,它开始出现了CPI快速上扬的过程,但是也有人说,因为它摔得太惨,所以往回走的时候显得这个数字还比较直线,所以去年这个时候很有趣,当时中央政治局的常委几乎所有的人高密度在7月份在全国各地进行调研,就是我们内热,因为当时各种泡沫,包括经济的虚热非常强。可是在我们内热的时候外面已经悄悄冷了,突然发现很多企业倒闭、工人失业、出口遇阻,经济危机的苗头开始显现出来,所以高层在进行调研,去了解情况。今年凑6月份到现在,政治局常委所有人几乎全部出马,在一个多月的这么短时间里面去了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而且包括新疆、陕西,到东北,最南上海,都去了,这就说明这一段时间是最考验的,又出现这种情况,外面依然冷,可是我们出现了体内又有热又有冷的局面,热的是好像股市在持续上涨,汽车销量不错,房地产价格在上涨。但是另一方面,用电量没有给你这么大的支撑,港口集装箱也没有那么热,道路上货物的运量、箱体也没有给你支持,厂房的闲置率依然很糟糕,这又是很冷的时候。所以我想,15个省市政治局常委高密度调研就是,究竟下半年要开什么药,但是从现在来看,继续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恐怕是会相当稳定的,13号人民日报头版发了这样一篇文章,强调这一点,温家宝总理7号、9号接连召开两个会议,也强调了政策的稳定性等等。所以我觉得可能能做文章的也许在“适度”这两个字。

  主持人:   接下来我们再听听清华大学李稻葵教授对这些数字的解读,李教授您好。

  李稻葵(经济学家):

  董倩,您好。

  主持人:

  您怎么看,就这些数字里面您最看重的是哪一个?

  李稻葵:

  我最看重的还是我们的投资增长速度,投资第一季度是32%,第二季度上升到35.7%,接近36%,为什么看这个数字呢?因为毕竟投资是在这一轮经济恢复中最大的支柱,而且投资在未来两个季度还会加速。

  主持人:

  好,李教授,接下来我们希望您从股市、房地产市场还有就业市场方面说说您对下半年经济的看法,首先我们来说股市,有人预测,下半年将会从股市的普涨进入一个结构性上涨,您同意吗?

  李稻葵:

  基本上同意这个观点,因为我们的股市从去年12月开始到今年7月份已经上涨了接近100%,今年的数字也是80%左右,这是全球最快增长的股市,俄罗斯涨得比我们多,但是回去了一点,但是这样一个情况下,我们股市的价格已经非常高了,我们的市盈率就是价格和盈利的比重已经远远超过35%很高的极限了。所以下半年普涨的局面我看很难维系下来,现在就看结构性的,看哪些股票、哪些公司的基本面比较好,可能会上涨,有些公司不可避免的价格会下降。

  主持人:

  这是股市,我们再来说房地产市场。

  因为最近一段时间我们看房地产交易,一个是地产的交易量火爆,再一个是很多城市的房地产价格出现了回调。在这种情况下下半年以至于更远的时期,房地产市场是否会持续的复苏?

  李稻葵:

  房地产这次的恢复远远慢过我们的资本市场,过去一个半月到两个月之内突然复苏,可以说房地产这次复苏没有带动整个宏观经济的复苏,而是它跟着宏观经济的复苏而复苏的,未来半年到一年房地产市场怎么走,这个问题我看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各个城市土地供给的政策,包括土地拍卖的政策,他会怎么走,各个地方政府肯定不希望本地地价过快上涨,同时也不希望地价起不来。另一方面,也取决于我们政府的政策,我个人认为,现在这个游戏规则,就是政府拍卖,开发商拿过来把土地开发出来以后,高价出让,这么一个游戏谁也不赢,消费者抱怨房价太高,开发商抱怨土地价格过高,政府的财政也没有可持续性,因为土地毕竟是不可持续的、一次性的,所以可能需要有一个比较深刻的、策划比较仔细的二次房改,二次房改当然需要仔细研究,总之房地产市场取决于我们改革的策略、政策的推出。

  主持人:

  李教授,现在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天量的信贷,海量的信贷再加上资产市场似乎即将出现的泡沫,接下来政府该如何决策,决策的过程中又注意什么?

  李稻葵:

  首先,最重要的还是要保持我们宏观经济向好的大的格局,宏观经济可以称之为“超级的万吨巨轮”,它的惯性很大,从去年年底到一季度末逐步下降,这么大的惯性好不容易在二季度初一季度末终于给拧过来了,这只大船终于在往上走了,弯转过来了,这个势头一定要保护住。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相信我们的政策总体的取向是求稳定,不要有大的变动,在求稳定的前提下可能注重结构性的调整,一是注重股票市场价格不要过快上升,再一个是房地产价格也不要过快上升,过快上升的房地产价格会影响我们竞争力,也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在这两个大前提下,同时可能还要注意资金的流向,比如二套房的建设对个别城市可能会有调整,再比如对一些没有资质的,自己没有经验开发土地的,搞开发的这些国有企业,进入房地产市场可能是一个需要控制的趋势。

  主持人:

  好,谢谢李教授。

  岩松刚才也谈到了决策将要注意的哪些问题,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白岩松:

  其实我觉得是两句话,一方面从去年10月份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出台了四万亿的刺激计划,请注意“刺激”这个词,我觉得当时是一种救命的、保命的,外科手术般的方式,到现在呈现出命保住了,而且开始慢慢复原,但是在复原的时候,这种救命的药当然继续要用,还要发挥更大的效益,这只是第一段,也就是说从13号《人民日报》的文章,包括温家宝总理的开会,强调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大家在判断,可能在今年下半年,起码头几个月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会改变。

  第二部分,现在我们要防止后遗症。当外科手术般的手术即将结束的过程中,要进入到神经外科手术,这个时候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如我们积极的财政政策,今年上半年放贷新增7万亿,2007年增量的两倍,所以股市、楼市都在起来,都发现楼市相当一部分是投资性消费拉动,也就是说热钱大量引入,现在全世界的钱管得都很松,热钱对中国的冲击是多大,包括上半年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超过2万亿。

  第三,在用药的时候如何避免将来产生后遗症。这种刺激计划现在是一个刺激计划,要慢慢向产业的升级、结构的调整,就业率要慢慢提升,民生的相当改善,还有政策方面的中小企业到现在又发现面临融资难,而且四万亿投资计划时强调,中小企业可以进入很多行当,等开始实施,一看阳光不错了,各地政府霹雳啪啦一通阻拦,中小企业又开始进不去那些地方,中小企业如果不能得一个很好的发展,就业又怎么保。所以现在又要稳定,但是在稳定开始又要比过去的外科手术更细心,牵一发而动全身。

  主持人:

  这个病知道了,但是现在往不同的地方反映,就像你说的冷热不均,用药怎么用?

  白岩松:

  所以必须是中医的配伍,怎么样要防止后遗症,指的就是这个,现在要减少后遗症,在保命的时候,后遗症不是最先考虑的问题,到药效显得很明显的时候,这个时候继续用这个药也要适当配伍,来保障后遗症的减少,比如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上适度该怎么做,积极到什么程度层面?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