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周报》记者 孙勇杰 发自日照
6月11日,国家环保部发出通知,紧急叫停多个钢铁、电力项目,日照钢铁投资78亿元的热轧板带配套技改项目;另一家山东钢企潍坊钢铁集团的500万吨钢建设项目同时在列。
重组计划步履蹒跚的山东钢铁,在这次风波骤起的环保风暴中,再次面临目光复杂的审视。
6月21日,周日,日照开往岚山的公路上,一辆印有日照钢铁字样的崭新大巴,呼啸而过。
“上中班的,去换班了。”曾在钢厂干过一段时间的司机王建说。
热轧板带配套技改项目叫停10天后,日照钢铁厂将会受到的影响还没有显现。
“停建不停产”,日照钢铁副总王立飞说,这是环保部下发通知的内容。
在当地官员看来,环保部的文件颇有意味。
停建不停产
6月11日,环保部发出通告,责令一批电力、钢铁项目停产、停建。
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日钢)热轧板带配套技改项目和潍坊钢铁集团有限公司500万吨钢项目,同时“中标”,山东钢铁被这次突如其来的环保风暴卷到了漩涡中心。
根据环保部通告,去年产能300万吨、年销售收入96亿元的潍坊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开建之初便未获环评审批,责令该公司500万吨钢建设项目停止建设,责令未经环评审批已投产的项目停止生产。
与潍坊钢铁的直接停产不同,日照钢铁的“责令该项目停止建设”,更显得意味深长。
6月16日,环保部向日照钢铁派出督察组,检查日照钢铁的整改情况。
“我们的态度很积极,目前还没有投产的2150毫米热轧带钢生产线已经停建,600多名调试工人也都调走了。现在市政府有专门的工作组驻扎在这里,项目不能再建了。”日照钢铁秘书处主任赵永钦说。
然而,根据资料,日钢热轧板带技改配套项目,2006年开工建设,并在当年底已经开始投产。
日钢实现利润和产能的猛增,能从侧面证明该项目目前投产份额的巨大“贡献”。
2005年,日照钢铁实现利润6亿元,2006年,已经猛增至21亿元;而预期产能为500万吨的日钢,2007年已经逼近1000万吨,年利润更猛增至58亿元。
根据环保部通告,日照钢铁此次被通报的还有6台180平方米、2台360平方米烧结机、一条链篦机-回转窑球团生产线、8台1080立方米高炉、4台120吨转炉、棒材和高线生产线各一条等众多产能。
日钢内部人士表示,由于环保部下发的通告中,只是责令项目停止建设,目前已经投产的项目仍在正常生产。
目前,日照市政府有专门的工作组驻扎日钢,项目不能建,而其他被通报产能,仍需要继续进行环评审批。
通告发布后,环保部方面曾表示,日钢、潍钢问题得到整改前,将暂停审批山东省钢铁行业建设项目,以使山东“调整钢铁行业产业结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遏制无序建设,转变发展模式,加大建设项目环境违法行为整治力度”。
“日钢停建不停产,就是为山东钢铁产业结构调整留了条后路。”6月29日,研究山东钢铁多年的资深记者王延峰说。
叫停助推合并
一年多以来,民营钢铁巨头日钢不时传出的合并传言,使其稍有风吹草动,都会引起业内的密切关注。
此次,环保部叫停日钢热轧板带技改配套项目也引起了诸多猜测。
“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助推山东钢铁行业整合”,便是诸多猜测中支持者广泛的一种坊间传言。
2008年11月,山东钢铁与日照钢铁签订了合并协议以后,一度让业内认为山东钢铁合并指日可待。
然而,此后合并的种种问题,逐渐见诸报端。
日钢方面针对相关问题一直讳莫如深,而山东钢铁虽然多次高调表态,然而合并进程并没有实质性进展。
今年4月,山钢董事长邹仲琛曾公开表态,年内完成日钢合并计划,曾被媒体认为不过是一厢情愿。
但是,11日,环保部一张叫停通告,让合并变得更加微妙。
环保部督察组近日来到山东对日照钢铁控股集团现场督察后,山东省主管领导当场表态,山东将严格整改,并借此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
同时,山东政府表态,山东内陆地区不再为钢铁企业布新点,现有中小钢铁企业不再扩大产能,不符合准入条件的企业逐步退出市场,不再为内陆钢铁企业新增产能批准用地、核准项目;对没有按时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不得扩容改造和异地转移。
6月20日,日照当地发展改革局官员也表示,目前当地政府对日钢的问题不便表态,但作为日照的利税大户,日钢项目被叫停,引起了日照政府的高度关注。
“严格按照国家环保总局和山东省委省政府的精神停产整顿”是日照政府方面的表态。
然而,“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助推山东钢铁行业整合”的传言,得到了各级政府官员的明确否认。
“日照钢铁项目遭环保部门叫停,有些猜测是找不到根据的。”6月29日,在济钢工作多年的钢铁人陈心武说。
据其介绍,日照钢铁目前的现有炼钢高炉,按照国际标准,应该还是属于中小型高炉,虽然日钢的产能和利润都很高,但技术水平距离省内济钢、莱钢尚存在一定差距,从长远来看,不符合国家钢铁发展规划战略。
而日照钢铁厂对日照岚山环境造成的影响,至今仍是直观地表现在当地百姓的眼前。
“是‘归顺’山钢,还是被停产或追究责任?留给杜双华的选择,也许不多了。”6月14日,《山东经济导报》评论说。
重组计划步履蹒跚的山东钢铁,再次面临目光复杂的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