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玉
作为医改大潮中的一个“特例”,神木县试图为所有居民提供免费医疗的尝试仍面临挑战
6月7日19时,陕西省神木县东南的神盘公路上,清一色的60吨载重重卡头尾相连排在公路一侧,绵亘15公里以上。拥堵的车辆少说也有300辆,全部是山西、河北、河南、山东牌照。
以块煤每吨550元的价格计,每辆车上的煤价就高达3.3万元。300辆车,单单这个通道上就满载着近千万元的财富。
尽管拥有丰富煤炭资源,但在今年3月之前,这个陕西省的偏远小县一直鲜为人知,不过当地政府的一次尝试令其成为了举国瞩目的焦点。
3月1日起神木正式在县域内推行“全民免费医疗”制度。凡拥有神木籍户口的城乡居民患者,在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医疗,都将成为该制度的受惠者。
“全民免费医疗”尝试
6月8日,神木县委宣传部主管的神木新闻网上刊登了《经济发展了,一定要与人民共享》一文。
该文指出,“2008年,神木县实现人均生产总值 6.87万元,折合 1万余美元,远远超过全面小康社会人均生产总值 3000美元的标准;财政总收入达到 7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7亿元。综合实力位居陕西省第一位,西部第 5位,全国第 92位。”
神木的优势来自于其地下巨大的煤炭储量。该县目前已探明煤炭储量500亿吨,按现在年出产1.2亿吨计算,可持续400年。
“神木和别的发达区县不一样的地方在于,群众贫富差距特别巨大!全县 42万人,三分之一的人特别富裕,三分之一的人钱够花,剩下三分之一的人钱不够花。”(榆林)市委常委、神木县委书记郭宝成说。
且不论贫富差距,单就GDP成果与人均收入的比较,神木县着实有尴尬之处。
以拿浙江嘉兴的平湖市举例,该市2008年GDP270亿(2008年神木县为290亿),与神木县相当,人均51934元,低于神木县的水平,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1463元,接近神木县农民人均收入的2倍。
2008年,随着煤价的高企,神木县财政总收入突增到 7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7亿元,较上年地方财政收入多出9.7亿元。
神木县2007年的农民人均收入为5034元,而2008年为6028元,显然不如财政收入那样几何倍数的增长。
今年3月,坐拥巨额财政收入的神木开始尝试“全民免费医疗”。
按照神木县政府和卫生局下发的文件,从今年3月1日起,全县干部职工和城乡居民,只要拥有神木户口并参加了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都享受每人每年100元的门诊医疗卡待遇,如住院治疗,则执行起付线报销制度。
具体规定为:起付线以下(含起付线)住院医疗费用由本人自付,起付线以上费用予以报销。起付线标准为:乡镇医院每人次200元;县级医院每人次400元;县境外医院每人次3000元。此外还把安装人工器官、器官移植等特殊检查费、治疗费和材料费也列入报销范围,每人每年报销上限为30万元。
但神木的现实似乎决定了其只能成为一改大潮中的一个特殊样本。
神木县实施全民免费医疗后,陕西省卫生厅领导先后两次到神木调研。陕西省卫生厅办公室主任葛云峰认为,神木县的尝试是在当地经济超常规发展背景下的特殊产物,没有普遍性。“我们对此没有总结,总结了也推广不开。尤其是在西部欠发达地区,这一做法没有推广和示范意义。”
卫生院人员配备不足
在神木采访期间,记者对神木四家乡镇卫生院进行了考察。
6月7日,距离神木县城5公里的麻家塔乡卫生院内,记者看到该院虽有八间房间,但没有门诊,没有病房,也找不到检查以及化验设备,提供不了基本的医疗服务。刘院长向记者解释,麻家塔乡新建的卫生院将在3个月后落成,到时便会恢复诊疗。
神木县城向西10公里,是西沟办事处辖区,该办事处新建的卫生院于2009年4月建成。6月7日下午,记者见到在此值班的贺彦强大夫。贺彦强2004年毕业于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大专学历。贺彦强是该卫生院的西医大夫之一,另一名西医大夫与他同等年纪,本科学历。中医大夫也是两人,其中一人为主治医师。
“平均每天门诊1.5人次。”贺彦强说,“现在只能看个头疼脑热的门诊,开点药,病房没有病人。因为检查、化验业务还没开始运行。”
贺彦强将记者带到门诊的内室,只见里面放置着“自动洗胃机”、“血液细胞分析仪”、“半自动尿液分析仪”,这些仪器还没有拆封。
“以前,这里只能打防疫针,去年五六月份,卫生局统一添置设备,组织了医生和护士的培训化验、检验仪器设备的操作使用,我们都参加了。但是现在就是缺人。没有人不行。”贺彦强告诉记者。
下午16时,记者离开时,发现偌大的卫生院,两层楼房,一排平房,外加两亩见方的院子,只有贺彦强一人在坚守着。
沿着神木县城东南方向绵亘不绝的黄土沟壑走22公里,就是栏杆堡镇。
“放射室新配的X光机出了故障,没法用,所以也看不了肺炎。”6月7日下午17时,栏杆堡卫生院的白旭大夫告诉记者。该镇65岁的白候应,患萎缩性肺炎11年,无法在家乡观察病情,只得辗转到县城的医院就诊。
在白旭大夫所在的门诊室内,血液和尿液的检查仪器用厚厚的白布包裹住,封存着。透过栏杆堡镇卫生院手术室外的玻璃,记者看到室内布满了灰尘。在隔壁房间,一台崭新的牙科治疗床被塑料布封了起来,堆在墙角。
“放牙科治疗床的房间很不好,会损坏机器,我们就封了起来,反正也没用。”白旭说,“病房里没有病人。我们一般会要求病人去看病,回来后我们结合县城医院的治疗方案,进行辅助治疗。”
年轻的白旭在县城的私人诊所工作过两年,后来神木县卫生局应聘卫生院工作人员,不久前刚刚从万镇镇卫生院调到栏杆堡镇。在这个卫生院,有9名职工,其中有4名医师,而该镇的人口有17000多人。
神木县东南方向的公路在沟壑中延伸30公里,距县城55公里处,是马镇镇。这里紧临黄河,有近2万人。
马镇镇卫生院的房屋、设备是这四家卫生院中最好的。前后三排房间,三间病房,总建筑面积超过500平方米。可以进行正常的产科处理,比如结扎手术。放射室、血常规、尿常规的检查设备一应俱全。
但是,这个卫生院除了牛院长、院长妻子(也是执业医师)、李世威(不在编)医师之外,没有其他医生,而牛院长经常带人去村里开展计划免疫工作。
“5月份,我们这里住了27个病人,累得腿都快麻了,院长还得亲自给病人打吊瓶,”李世威告诉记者,“卫生局计划年初派一个年轻大夫来,但到现在还没有消息。”
陕西省卫生厅颁发的《陕西省乡镇卫生院技术等级认定标准》,在人员配备上做如下规定:“辖区服务人口在1万人以下,按照服务人口的千分之1.2配备编制;辖区服务人口超过1万人,每增加2000人,增配1名编制。卫生技术人员数不低于全院职工总数的90%。
显然,记者走访的这四家卫生院起码在人员配备上均不符合陕西省卫生厅的要求。
基本医疗服务待加强
“1元钱的检查费用,可以节省200元的治疗及药物费用。”6月7日,麟州医院院长徐永华告诉记者。
常规检查以及及早治疗,是基本的医疗服务。2009年出台的医改方案,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专家解读医改四点意见的第一项即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就是一种由政府组织,向全体居民免费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按成本收费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健康保障制度。这项制度的实质是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农村卫生体系和社区卫生体系建设,并健全财政经费保障机制,完善公共卫生机构和城乡基层卫生机构的公共服务职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部副部长、医改课题组负责人葛延风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指出,“如果能真正做到以上这两方面,绝大多数居民的绝大部分的健康服务需求就可以得到满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80%的疾病问题都可以在社区层面得到解决。”
“在免费医疗的同时,神木县的基本医疗服务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不明智之举。”一位医疗界资深人士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