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航空首获政府注资 海航内部调整从大新华着手
30亿注资完成后,海航资产负债率将降低至81%左右
本报记者 王潇雨 北京报道
无缘得到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国资委)注资,且无法得到金融机构信任的民营航空企业纷纷施展各种招数。
去年遭遇超过14亿元巨亏的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航)终于等到了期盼已久的注资。据海南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海航集团)方面有关人士透露,海南省政府和海航集团将以定向增发方式分别向海航注资30亿元,这也是国内民营航空企业中首家获得政府注资的企业。
与此同时,海航集团与地方政府合作的“触角”也进一步延伸,其旗下的大新华快运有限公司(下称大新华快运)也将于6月初正式更名为天津航空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天津航空)。
注资锁定30亿
“此次以海南省国资委下属的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为出资主体,以定向增发方式向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注资15亿元。”海航集团方面人士介绍说,“同时,海航集团有限公司也向海航股份进行了15亿元的注资。”
5月19日,海航以“正在筹划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事宜”为由停牌。
本次定向增发完成后,海南航空股本金增加30亿元,将进一步优化公司的财务状况,为企业的良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预计注资完成后,海南航空资产负债率将降低至81%左右。
海航将获得海南省政府注资一事最早在去年12月6日传出,海航集团董事长陈峰当时在接受包括本报记者在内一众媒体专访时透露了这个消息,但海航随即在12月8日停牌并发表声明称,“经过公司自查和向控股股东大新华航空有限公司征询,公司获悉,控股股东正在研究请求海南省政府向其进行注资”,但“相关事项尚存在不确定性”。
而据一位了解内情的海南省政府人士透露,去年海航向海南省政府提请15亿元注资,当时海南省政府研究了两种注资方案,一是由政府支持向金融机构贷款15亿,再就是由海南省国资委下属的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将已经注入大新华航空的15亿元转注入海航股份。
根据海航集团提供的相关资料显示,2007年11月29日投入运营的大新华航空是海航集团航空产业的核心企业,既是海航集团整合旗下航空资源的平台,同时也是海航的大股东。
但随着海航2008年年报的出台,14.24亿元的巨额亏损出乎业界的预料,因为就在2008年上半年,海航尚实现了3.1亿元的盈利。
而根据海航发布的2008年年报内容显示,2009年,海航计划实现营业收入169亿元,盈利8.06亿元。为此,预计资金需求为243亿元,将用于保证运力增长,公司表示将通过银行贷款、短期融资券等渠道筹措解决。
同时,根据海航4月29日晚间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2009年计划引进飞机38架,其中自购飞机总价值约为10.48亿美元,而之前耗费23亿元溢价收购集团资产一事仍处在争议的漩涡中。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今年3月底,经海南省财政厅批复,海航集团及旗下4家企业、大新华航空有限公司、海航、海口美兰国际机场有限责任公司以及三亚凤凰国际机场有限责任公司等5家公司获得了未来3年内合计8亿元人民币新增贷款的全额贴息。
大新华变身天津航空
不仅仅是海南省政府的支持,海航集团也在通过对自身旗下企业定位的调整,从而获得更多地方政府的支持。
5月19日,海航集团宣布与天津市政府共同出资筹建的天津航空获得中国民用航空局批准,新公司将在6月初正式揭牌。
据一位海航集团人士透露,天津航空由海航集团、海航股份以及天津保税区共同成立,注册资本13亿元,其中天津市政府以天津保税区投资有限公司名义投资2亿元,占股15.38%,海航集团投资10.8亿元,占股83.15%,剩下1.47%的股份则由海航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海航股份持有。
据海航相关负责人介绍,天津航空正是在海航旗下大新华快运的基础上更名而来。大新华快运是国内最大的专业支线航空公司。由海航集团及其旗下的海航以及天津市保税区共同出资建立,以天津、西安为主运营基地,目前共有12架ERJ145飞机、10架E190飞机和29架道尼尔328-300支线飞机。
海航曾经在5月初退订了原本准备由大新华快运运营的25架ERJ145支线喷气客机,这也表明了其对大新华快运未来发展方向的调整思路。按照天津市政府与海航方面的构想,天津航空未来的经营范围将从支线航空扩大到干支结合的航空客运业务,并逐渐扩大干线业务。海航集团表示,预计至2012年,天津航空将达到100架以上的机队规模,航线网络将遍布全国,航线突破500条,通达100个城市,每年提供超过20万个航班,年旅客运输量将超过1500万人次。同时,天津航空还将适时开通飞往周边国家、地区的国际(地区)航线。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底,天津市政府为了帮助大新华快运缓解资金压力,曾经通过天津市保税区旗下的天保投资有限公司向大新华快运注资2亿元,从而实现持有后者15.38%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