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克鲁格曼: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回归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2日 01:42  东方早报
《兜售繁荣》
《兜售繁荣》

  金秋10月,保罗·克鲁格曼获得了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以往,有些获奖者尽管在学术圈内地位很高,许多人都是某一领域的开拓者,但在公众中还是默默无闻。然而,克鲁格曼不同,他不仅在学术圈内声望甚高,而且在公众中也颇负盛名。他从1999年起为《纽约时报》撰写专栏文章,且有二十多本普及型经济学著作出版。他对各种经济问题的点评,尤其是其大胆尖刻的观点和与众不同又往往正确的预见,引起了广泛注意。

  如今在华尔街风暴席卷全球之时,他对小布什政府的批评和这场金融危机的点评,又成为媒体的焦点。在这篇文章中,我想通过他的一些著作来认识他这个人和他的思想。

  当然,克鲁格曼的获奖不是由于他的时评,而是他对新国际贸易理论的贡献。诺贝尔奖委员会指出,授予他诺贝尔奖是由于他对“贸易模式和经济活动发生区域”的开创性研究。自由贸易和全球化带来的影响是什么?全球城市化背后的驱动力又是什么?克鲁格曼创造的理论恰好回答了这些问题。他将国际贸易学和经济地理学这两个此前没有联系的研究领域进行整合并加以研究。

  说起他以新国际贸易理论成名,还有一段故事。1978年,二十五岁的克鲁格曼是耶鲁大学的学生。当时他桀骜不驯,言辞尖刻,得罪了不少人,甚至连研究生的奖学金也丢掉了。他去探访著名的经济学家多恩布什,多恩布什的鼓励使他找回了自信。他写了一篇有关垄断竞争贸易理论模型的论文。他把这篇论文提交给国民经济研究局的暑假研讨会。参加这次研讨会的都是经济学界的“大腕”,人们并没有在意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他宣读论文时,大家交头接耳,各说各的。但是后来大厅逐渐安静下来,人们专心倾听他的论文。这些“大腕”被他的观点所震撼,于是他一夜成名。他以后回忆说,“那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九十分钟。”这篇论文以《规模报酬递增、垄断竞争和国际贸易》为题于1979年发表于荷兰的《国际经济学杂志》。

  克鲁格曼围绕新国际贸易理论写的书有《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英文版原名Rethinking International Trade,中文本改译此名),他还主编了一本《战略性贸易政策与新国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收入了包括他在内的十二位经济学家关于这一问题的论述。他与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合著了当今最流行的国际经济学教科书《国际经济学》(第四版1998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也是介绍这种理论的。在国际经济学方面,他还出版了《汇率的不稳定性》。

  国际贸易理论要解决四个问题:国际贸易为什么会产生?国际分工模式由什么决定?保护本国市场有什么作用?以及什么是最佳政策?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是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说。比较成本说解释了国际贸易对双方的好处,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说解释了国际分工如何取决于各国的禀赋优势。他们的政策主张都是完全的自由贸易。然而,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后,这些理论受到了挑战,因为现实中大量交易的是同一个行业的制成品。例如,按照赫克歇尔-俄林的理论,美国有资本优势,应该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中国有劳动力优势,应该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在现实中,美国既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也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中国也这样。而且,这种现象极为普遍。例如,美国、西欧和日本都生产并出口汽车。现实中贸易模式的变化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新理论。

  克鲁格曼引进了规模收益递增、规模经济,以及垄断竞争这些概念来建立他的新国际贸易理论。1977年,美国经济学家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题为《垄断竞争和最优产品多样化》的论文,建立了一个规模经济和差异化消费两难选择的模型。这个模型表明,生产中存在无止尽的规模经济,而消费者有多样化的差异偏好。对生产者来说,产品的品种越少越好,对消费者来说,产品的品种越多越好。这就是一种“两难困境”。市场竞争对比进行权衡,达到一种均衡。而解决的方法则是扩大市场规模。这个模式为新国际贸易模式指明了方向。克鲁格曼在此基础上证明了,即使不存在比较优势,各国要素禀赋相似,仍然可以产生国际贸易,而且给各国都带来好处。他指出,“贸易并不一定是国家之间技术或要素禀赋差别的必然结果。相反,贸易很可能只是扩大的市场及促进规模经济出现的一种途径,而且贸易的作用与劳动力增长和地区集聚的作用是相似的。”

  克鲁格曼沿着这一思路进行研究。1980年,他的论文《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和贸易模式》引入了运输成本的概念。他把运输产品看作是“冰山”,每一单位运往外地的产品都只有一部分到达目的地,其余的作为运输成本消耗在途中。这样,企业就更乐于选择在市场规模最大的区域开展经营活动。所以,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引起了国际贸易。1983年,克鲁格曼发表了《工业化国家间贸易的新理论》,将规模经济与比较优势相结合分析产业内贸易,并论述了有助于说明知识密集型产业国际竞争态势的技术竞争理论。这些论述都体现在他的《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一书中。

  这种新国际贸易理论证明了国际贸易对各国的好处,这就推动了全球经济一体化。他特别强调,各国不必根据自己的比较成本或资源优势来确定国际贸易模式,完全可以在垄断竞争的全球市场上走差异化道路,通过实现规模经济来建立自己的比较优势。各国可以不受资源限制地建立自己的战略性出口行业,以差异化战略在自由贸易中获差。政府可以有意向地引导与扶植本国的战略性出口行业。

  在新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上,克鲁格曼又研究了经济地理,并将这两者融为一个整体。他的研究成果集中在《地理和贸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和《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中。

  克鲁格曼在1991年发表的《报酬递增和经济地理》中建立了一个“中心-外围”模型。这个模型成为新经济地理学的基石。这个中心-外围模型不同于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在1949年提出的同一名称模型。克鲁格曼的中心-外围模型分析的是一个只有农业和制造业两个部门的经济。假设条件有三个:第一,农业是完全竞争的生产同质产品,而制造业是垄断竞争的、生产差异化产品;第二,农业中的劳动力要素不可流动,而制造业中的劳动力可以流动;第三,农产品无运输成本,而制造业有称为“冰山成本”的运输成本。在制造业要满足产品差异化种类多、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低的条件下,就会形成制造业中心和农业外围的格局。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两个初始条件完全相同的对称地区中,一个地区可以通过自我强化的循环累积实现集聚,并成为相对发达的中心地区,而另一个则成为相对落后的外围地区。在中心区的形成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前向关联、后向关联和市场挤出三种效应。前两种效应产生向心力,后一种效应产生抑制集聚的背心力。前两种效应大于后一种效应时经济活动向中心区集聚。后一种效应决定了集聚的程度。新的国际贸易模式强调了这种向中心集聚,把外部经济区域产生集聚和国际贸易联系在一起,对区域经济做出了新的解释。克鲁格曼还把这种理论运用于发展经济学的研究。

  作为一名专业理论工作者,克鲁格曼以新国际贸易理论和经济地理的新理论著称。而在公众中的名声则来自他对现实问题的精辟点评,尤其是许多大胆而又被证明正确的预言。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