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通用耗材的“危”和“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06日 08:52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薛娟2008年出口形势的恶化,使中国的通用耗材企业的日子不好过起来。

  据介绍,中国耗材企业绝大多数处于产业链的下端,出口形势恶化后,以出口为主的耗材企业,要么裁员瘦身,收缩战线;要么艰难转型,出口转内销;要么转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内陆地区。

  不过,就在多数企业处在困境时,也有企业未受明显影响。像广东省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就在危机中迎来了小阳春——连续3个月出口总值都有所增长。

  业内人士分析称,天威能有小阳春的主要原因是该公司依靠设计研发、加工制造、品牌营销三者组成了一个“微笑曲线”。在中国,耗材企业多数处在价值链低端,利润微薄,抗风险能力弱。去年倒闭的耗材企业,多数以来料加工为主,产品附加值不高,基本上没有自主品牌,而且产品主要出口到欧美市场,受欧美市场的衰退影响明显。

  业内人士认为,2009年后,中国通用耗材行业在全球市场中的机遇要比危险多。2008年下半年,耗材的全球总销量有8%的下降,其中原装耗材销量下降了15%,再生耗材的市场份额却增长了7%左右。全球通用耗材行业权威期刊《RECYCLE》分析认为,这个趋势应该会延续到2010年。

  “平时大手大脚,对通用耗材不屑一顾的企业客户,现在也开始过紧日子了,主动找上门来,中国那些物美价廉的通用耗材可以帮助这些客户压缩管理成本,这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天威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贺良梅说。

  “金融危机确实对一些有基础抵抗冲击的企业带来了升级的机遇。”珠海市耗材行业协会会长张希平认为,以往的几次金融危机,让通用耗材企业的国际市场份额由5%上升到了30%,而此次的金融危机对珠海的耗材业来说也是一次机会。据他了解,一些企业的订单形势甚至超过往年。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