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通用汽车:盛极而衰百年史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20日 10:29  投资者报

  李剑

  投资者报(记者李剑)也许瓦格纳去年年底第一次到华盛顿求援时,乘坐那驾豪华私人飞机本身就是个错误。虽然两星期后改为驾车前往,但是依然改变不了他的下台命运。

  当时,美国国会的一位议员给了这位通用汽车公司CEO不留情面的羞辱,讽刺其为“豪华飞机上走下的乞丐”。2009年3月31日,瓦格纳辞职,通用汽车提交给美国联邦政府的改组计划被否决,公司股价跌到2美元以下。

  再过一个半月,6月1日是美国政府给通用汽车公司的最后期限。这个底特律巨头,美国汽车工业翘楚的命运已经不在自己手中……

  最初的年代

  让我们把时光调回到上世纪初。1903年一个叫戴维?别克的浴缸制造商创立了别克汽车公司,但旋即于第2年就出让给了威廉?杜兰特。1908年杜兰特成功地兼并了奥兹莫比尔和其他一些财政状况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的较小的企业,组成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并移师底特律,建立了沿用至今的通用汽车公司总部大厦。他语出惊人地预言,总有一天他的汽车年销售量要达到50万辆。

  通用公司成立的头两年中,又并入了好几个新公司,在10周年的时候,公司的所有汽车业务部门都已就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3年中,通用赚取了大量利润,到1920年杜兰特将他的公司扩大到1916年时的3倍。不过到后来公司也开始陷入困境。

  1930年到1939年,全美国进入了经济大萧条时期,这也冲击了汽车业,此后大约花了20年才全面复苏,通用公司得力于阿尔弗雷德?斯隆的领导,顺利地度过了萧条期,方法就是:从无线电到飞机,无所不做。斯隆自1923年继杜兰特接掌通用公司大权后,担任了23年首席执行官。

  斯隆任职期间,采取了严格控制下的分散管理思想,使通用汽车公司成为当时美国工业企业的样板。当时市场繁荣、对汽车工业也正是好时光,汽车工业成为国家的重点工业,通用汽车公司单独销售了400万辆汽车。4年以后,通用的销售额首次超过了福特公司。到20年代末,通用兼并了英国的沃克斯豪尔和德国的欧宝公司,同时在丹麦也开展了汽车组装业务,至此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已开始迈向国际性的汽车公司。

  战争岁月

  随后的二战中,美国汽车工业是首先卷入战争的工业。从30年代起,汽车工业就一边为国内市场生产轿车和载货车,一边不间断地向英法提供战争装备。1940年10月25日,通用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威廉?纳德生宣称汽车工业将成为航空工业的后盾。

  从1940年初到1945年战争结束,通用汽车公司的民用汽车完全停止生产。公司从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商转而成了军事器材的主要供应者,此间提供了价值123亿美元的军用物资。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通用汽车公司决策者认识到将会有一场汽车热销期,推出了更大型、更有盈利潜力的小汽车,并巩固了在汽车市场上的主导地位,并在其他产品市场上也获得了主要地位,成为美国最大的军用品承包商。

  1955年,通用汽车公司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年利润超过10亿美元的公司。与此同时,公司的“大的就是好的”的汽车设计思想也遭到了挑战。

  从60年代起,外国小型汽车大量进入美国,以满足人们对小型经济车的需求,70年代初期的石油禁运更加强了这种趋势,通用被迫投入大量精力研制小型汽车,并投资20亿美元开发前轮驱动小型车,但并不十分成功,公司经营开始出现赤字。尽管如此,在70年代,通用的销售额还是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升,市场占有率仍然高达47%。

  驶向“终点”

  进入80年代以后,通用汽车开始了艰难的创新历程,也是非常乱的一段旅程。1981年,罗杰?史密斯担任通用CEO,他说,这一切是为了发现进入21世纪的钥匙。

  然而,通用汽车并没有发现这把钥匙,曾被认为最有可能为通用汽车寻找出发展道路的史密斯最终也只能在世纪之交时抱憾下台。虽然其后通用努力通过国际化扳回劣势,但后来又重新回到了惨淡经营的境地。

  2005年,通用汽车的股票被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定为垃圾级。

  2006年,两位底特律的资深汽车记者在自己的网站上写下了“通用汽车死亡之路”系列文章。其开篇第一个标题就是——“通用玩完了”。

  2008年,丰田汽车取代通用成为世界最大汽车生产商。

  目前的通用已经接受了政府134亿美元援助。美国政府警告,如果通用不能在6月1日前拿出改组方案,政府希望通用准备好实施“外科手术式的”破产。通用新任首席执行官弗里策?亨德森也表示,尽管通用不愿意走到破产保护这一步,但是目前看来破产的可能性已显著增大。

  通用汽车传奇CEO斯隆在自己的传记中曾写过这样的一段话:“成功有时会带来自满。在这种情况下,在竞争中生存的压力就会降低,对变革的惰性就会导致冒险精神的丧失,从而让我们与科技潮流失之交臂,或者无法把握变动的消费者需求,结果最终换来成长的停滞,甚至是倒退。”

  现在看来,还有可能是灭亡。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