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陈毅之子的欧洲情结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06日 13:14  中国报道

  口述:陈昊苏 采访:温志宏 刘梦羽

  2008年岁末,第一次见到陈昊苏先生。

  当我们走进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下简称“对外友协”)的会议室,第一眼就看到,一张《人民日报》将坐在沙发上的人严严实实地遮了起来。我们不敢贸然打扰。听到声响,报纸落下去,一个人站起来,他穿着朴素,却举止文雅。尽管看上去比照片上年轻,但我们可以断定,他就是陈昊苏先生。

  陈昊苏,是陈毅元帅的长子,而陈毅元帅是新中国第二任外交部长。因此,陈昊苏的人生,注定和“外交”两个字分不开。我们对他的采访,从即将出版的世界语诗集《欧陆山河的友好心路》开始。

  第一次出访: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

  陈昊苏,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毕业后到七机部第二研究院第二十三所工作,后被提升为室副主任;又调到军事科学院战史部任研究员。1981年起,历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北京市丰台区委副书记,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广播电影电视部副部长;1990年3月担任对外友协副会长;2000年9月担任对外友协会长至今。

  出生外交世家的陈昊苏,和外交的渊源很深,对欧洲尤为熟悉。这份情缘,可以追溯到他第一次出访国外。

  2009年,我即将出一本世界语诗集,书名叫《欧陆山河的友好心路》。第一首诗《走遍欧洲》写到,中有一句“三十一年走遍了四十四国”。我和欧洲的关系用一句话来表达,就是如此。

  2008年,我访问了萨拉热窝。至此,我的足迹已经遍布欧洲44个国家。而我第一次出访欧洲是在1977年。

  1977年5月,我作为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跟随全国人大的代表团出访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这是我第一次出国,是我接触国际事务的开始。当时,代表团团长是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赛福鼎,副团长是廖承志。

  这次出访给我们代表团所有成员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5月的罗马尼亚,气候非常好,环境也很漂亮,到处鲜花盛开。虽然首都布加勒斯特刚刚经历过一次地震,有一些建筑表面出现裂纹,但城市面貌依然很好。当时,我们刚刚经历了唐山大地震,从北京出发的时候,城里到处都还能看见地震棚。两者一比较,我们马上感觉到他们的经济发展状况相当不错。

  记得当时一位新华社记者对我说:我们一定要向人家学习,人家的经济发展状况比我们好。我也表示赞同。

  这次出访选择罗马尼亚是由当时的形势决定的,罗马尼亚是我们的传统友好国家。但是,为什么选择南斯拉夫呢?

  实际上,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们和南斯拉夫的关系相当差。“文革”结束了,很多事情都在酝酿着改变,和南斯拉夫的关系面临着新的前景。当时,铁托总统会见了我们代表团。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