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结构调整方法论

  潇秋/文

  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必须从多方面、多层次来进行,还要注意结构合理本身的动态性,并选择一个合理的参照系,绝不能关起门来调整结构。

  “调结构”是2009年中国经济工作的一大重点,也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对待经济结构调整问题,需要树立正确的观念,避免误区,以使之见到真正的成效。

  经济结构的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不会是单一的。既有市场因素,也有技术因素,还有自然因素,以及政策因素。这些因素都需要全面认识,以便正确区分不同因素的不同影响力。其中,尤其要区分市场因素和政策因素对结构变化带来的影响。

  市场因素的影响往往是自发的。它源自生产、投资的回报,不同的回报牵引资源的不同流向,引致结构不同的变化。这种调整是市场机制作用的必然结果,是经常性的,还是滞后性的,也就是市场信号发生变化之后,才会逐渐导致资源流向发生变化。此外,这种调整也是客观的,只要市场发生变化,调整就必然会发生,并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政策性因素的影响则往往是自觉的。它源自政府管理部门不同的价值取向和偏好。只要是人,就有内在利益冲动,就有不同的主观选择和价值判断,也就会带来不同的资源配置格局。这种调整带有主观性,因而可以改变;这种调整还是超市场的,往往带有超前性和更大的破坏性,随意性也更大。

  相应地,结构调整的动力主要由市场作为和政府作为两个方面构成。过去谈论结构调整,更多地认为是政府作为,并把它确立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对市场作为估计和利用都很不够。实践中,政府凭借其对资源的垄断和市场准入的管控,不断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这种政府主导的结构调整,可以办成大事。但这种大事,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实践和历史早有评判与定论。

  时至今日,在一些人认识中,还更多地停留在政府作为这一层面,总把结构调整当作政府的主要职责,忘记了调整结构还有市场作为,应当更多地由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的作用。

  在经济结构的具体调整过程中,要注意使宏观层次与微观层次更好地衔接起来,不能只抓宏观层次,而忽视微观层次。这是因为结构调整的基础,是微观结构必须优先符合市场规律的要求。

  如果微观结构不合理,就不会有宏观结构的合理。中国经济结构不合理,更多地表现为宏观问题,这当然是正确的,但宏观结构不合理的背后,又更多地表现为微观结构不合理。如果微观层次的结构问题得不到解决,宏观层次的结构问题也难以得到解决。

  以往调整结构实践之所以出现结构越调整,结构反而越不合理,除了人们的认识落后于市场的变化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忽视了结构调整本身具有的层次性,主要是对结构调整的微观层次问题重视不够,导致企业无法做到优胜劣汰,企业规模经济效益就无法实现。

  当前,中国经济的结构问题,既有宏观层次方面的,也有微观层次方面的,应当从两方面入手,才能解决结构不合理问题。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