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五百强在北京》:年轻的巨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05日 10:41  《500强在北京》

  宣传片

  解说:没有价格优势,却依然受到追捧,究竟是什么在左右市场?

  同期:00:33:33

  朴根熙:我们推出的产品,是能够非常精确的符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解说:从默默无闻到市场高端,十年间三星怎样冲出重围?

  同期:01:31:07

  朴根熙:把公司名称由“三星中国”换成“中国三星”,这是个必然的趋势。

  解说:《五百强在北京》专访三星集团大中华区总裁朴根熙,与您一起探讨三星的中国之梦,敬请关注!

  解说1:

  字幕:电视剧《猫和老鼠》片段

  这是1940年在美国热播的动画片《猫和老鼠》,片中的主人公Tom和Jerry一直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卡通形象之一,这部风靡世界68年之久的猫鼠演绎,也成为好莱坞动画史上获得奥斯卡金奖最多的动画片。

  这部动画采用哑剧的形式,完全依靠滑稽动作而不用对白,从上世纪90年代来到中国后便得到从6岁到60岁人们的狂热喜爱。汤姆眼里总是闪着机会主义的光芒,弓着腰在一旁等待机会出击,而机灵的老鼠杰里总是用高傲的眼神看着你,常常在不经意间玩弄这只猫,而且总能使汤姆狡诈的诡计适得其反。

  虽然杰里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欢乐,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有人会把老鼠和商业联系到一起,然而在《猫和老鼠》上映半个多世纪后,在邻邦韩国的一位CEO,他把老鼠机灵和勇于创造的秉性搬到了企业经营上,开始了一段不同寻常的职场生涯。

  串场1:

  各位观众你好,我是李炜,欢迎收看《五百强在北京》,《猫和老鼠》是一部经典的动画剧,相信电视机前的很多都很熟悉,老鼠杰里它的机活的形象,确实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应付变化的能力,创造性的想法,预先感知的危机感,使得它在长达68年的猫和老鼠战役中,总能够占据上风,我们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这家世界500强公司是一家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生力军,年轻而富有冲劲,它就是我们大家熟悉的三星公司,中国三星的总裁朴根熙先生,就是这位从老鼠身上学经营的CEO。

  总裁简历:

  朴根熙  三星集团大中华区总裁

  1976毕业于韩国清州大学商学系

  1978进入三星SDI工作

  1987年调入集团总部

  1994年开始参与中国业务,常来中国

  2005调任中国三星社长

  性格开朗,喜欢挑战,立志在中国打造第二个三星。

  自称是一个温暖的人。

  解说2:

  字幕:1978年12月

  字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这是一个令所有中国人无法忘记的大会,会议明确将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定位在经济建设上,由此,中国的复兴之路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同样是在这一年,出生在农民家庭的朴根熙通过不懈的努力,进入了被所有韩国人羡慕的韩国第一品牌——三星公司工作,迈出了自己飞黄腾达的第一步,然而让朴根熙没有想到的是,和中国改革开放有着不解渊源的他,20多年后居然成为了中国三星的掌门人。

  朴根熙:那个时候对中国的主要了解是通过在学校的教育,当时的印象觉得韩国和中国是源远流长,有很深的关系,但是对于中国的内部的情况,并不是很了解。后来对于中国的深入了解,是从90年代初期开始的,当时三星开始大规模的进行中国的事业开拓。

  解说3:

  时光流淌着,朴根熙也在逐渐成熟。1994年的一天,日子和往常一样,没有太大的不同,然而对于三星来说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在三星的会议室内,一场热烈的讨论会正在进行,讨论的重点是是否在中国投资大规模的工厂,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朴根熙开始参与三星在中国的相关业务,并且经常来中国考察市场。

  朴根熙:1994年的时候,确实不是来观光的,我是来出差的,来进行的一个大的投资计划,那么这个大型的投资计划,主要是牵扯到要在中国设两个大的工厂,当时,我主要是住在深圳,也常来北京出差,来北京我就会住在中国大饭店,当时我记得我跟一起来进行计划的成员讲,有关中国未来成长的可能性以及未来成长的规模,当时从饭店的窗口看出去,满街的自行车,当这些自行车都变成汽车的时候,想想中国的市场的规模,成长的速度将会是一个什么样子。

  串场2:

  在这个近乎以速度取胜的时代,明确的定位和快速的拓展业务,方得使企业在竞争中拔得头筹,对于进入中国来讲,三星也承认他们来的太晚了,他们的竞争对手摩托罗拉早于三星五六年进入中国,建立了合资厂,第一个生产CDMA终端,而三星一直拖到了 1998年,在手机方面有诺基亚和摩托罗拉挡道,在电子方面则有索尼和松下横行,似乎一进入中国三星,就和艰苦艰难挂起了钩面对着战国纷飞的中国市场,三星能够创造奇迹吗?那么这个从创业开始就永争一流的韩国企业,又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呢?

  解说4:

  20世纪初期,已经完全处在日本的殖民统治之下,很多实业家只能在夹缝中寻找商机。1938年3月的一天,大邱市西门市场,迎来了一个小商会的开张,屡次生意失败的李秉哲租下了这间二百多平米的小铺子,希望能够东山再起。经过详细的考察,李秉哲选择了向中国出口蔬果和干鱼这种本小利大的贸易,这个小铺子就是今天三星集团的前身。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李秉哲先后建立了制糖,毛织等生产性工厂,改变了国内战后物资匮乏依靠进口的情况,成为了韩国企业的领军者。1969年,三星集团又将业务扩展到电子领域,当时,许多著名企业都盯上了这块大蛋糕,对于这个陌生的行业,三星能够领跑业界吗?

  递进宣传片1:

  上一节我们看到,以出口蔬果和干鱼起家的三星公司,迅速成为韩国企业的领军者,中国三星总裁朴根熙偏爱从老鼠身上学经营,下一节我们还将看到,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产业巨子三星将如何布阵中国市场。

  朴根熙:在我们来华的初期,主要是在中国进行生产,作为供应海外市场的生产基地这样一个角色。

  广告之后,欢迎您继续收看《五百强在北京》。

  串场3:

  20世纪50年代,韩国的经济从崩溃的边缘逐渐走向复苏,进入60年代,韩国成功地推行了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战略,主打贸易立国的王牌,在这一政策的影响下,韩国经济的侧重点从国内市场逐渐走向国际市场,据统计从1963年到1972年,韩国出口额增长了18倍之多,三星物产就是在这一时期被批准为综合贸易商社的,它们一方面保持着国内的竞争力,同时又从中国进口韩国所匮乏的煤炭资源,同时又向中国出口工业化,所需的钢材和化工原料,他们就是用这种方式,开始接触刚刚开放的中国市场。

  解说5:

  1980年,改革开放后的第二个年头,三星为进入中国市场不断进行的研究和准备终于取得了回报,这一年,三星物产和中国签署了进口无烟碳合同,开始了同中国的交流,当年全年的成交额达到了1亿美元,这也是三星和中国的首宗交易。

  朴根熙:当时我们在70年代,对于中国市场,还是挺关心的,但是那个时候,中韩还没有建交,所以我们比较大规模来中国进行事业投资,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当时首先在香港开设了这个公司,开设了一个据点,希望能够在地理位置上比较接近中国大陆,能够对中国进行研究。当时主要是三星物产负责进行对中国的研究,同时来看看我们在中国可以进行哪些事业,来进行一些可行性的分析。

  串场4

  为什么中国改革开放的市场这么引人关注呢,有人说了 想想看,即使向当时的10亿中国人,每人销售一支铅笔,那也可以销售出10亿支铅笔,虽然利小但是收入却非常可观,所以这莫大的市场吸引了无数跨国企业的青睐,也正是这股力量成为以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始动力,90年代中韩正式建交,这使得三星在研究中国市场,10多年后正式搭上了,改革开放的列车,这次转型三星的目的地,又是哪一站呢?

  解说6:

  1992年,伴随着《春天的故事》这首唱遍大江南北的歌曲,改革开放迈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国加快改革开放的姿态,使得跨国公司迫不及待的加大对中国的投入,这一年,一度搁浅的通用汽车、摩托罗拉、杜邦等公司的投资全数恢复,在比尔盖茨亲自督导下,微软在北京开设了办事处,宝洁在中国的业务也已50%的速度增长,国内的联想、万科也找到了新的起点。也是在这一年,中韩的正式建交,使得三星最终进入了中国市场,在天津成立了第一家合资公司。

  朴根熙:在1992年的时候,全世界的任何的国家,甚至说所有的企业,对中国这个庞大的内需市场潜力,大家评价是相当高的。

  朴根熙:我们在1992年8月中韩建交之后,比较大规模的来进行中国事业这部分,在我们来华的初期,主要是在中国进行生产,作为供应海外市场的生产基地这样一个角色。

  解说7:

  进入90年代,三星在中国的发展有了更多的自主权,是否在这里建立大规模的生产性工厂成为三星探索的新课题,在研究了中国市场10多年后,三星最终看准了这块诱人的大蛋糕,把在中国的战略重心定位在了高端产品的全球性生产基地上。

  朴根熙:就这个制造竞争力,生产竞争力这部分来讲的话,在中国的优势在于,我想与其他的地区来比较的话,韩国、中国无论在文化背景上,或者是在许多方面上,有较高的同质性,第二个,就是中国人民在学习的能力上,是相对比较突出的。所以在不断提升制造生产力,或者提升制造产品质量这部分来讲的话,我想比其他的国家是有竞争优势的。同时第三个,中韩两国在地缘上非常的靠近,所以大家交流起来也比较方便。所以我想中国理所当然是最好的,最适合海外设厂的国家。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