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楼继伟:中投出海投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6日 16:46  财富时报

  本报记者 李欣

  这被看作中国外汇储备多元化进程中的一种代价

  在中投公司董事长楼继伟眼中,目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的时候,并不适宜中投公司的海外投资。尽管年初投资VISA,让中投赚了一笔,但相较此前投资美国私募股权投资公司百仕通(又称黑石)以及投资摩根士丹利的可转换股权,中投在2008年还是难免交上了“亏损答卷”。

  70%的浮亏

  2007年5月,中投斥资约30亿美元,以每股29.605美元的价格购买百仕通(代码:BX)近9.9%的股票。

  2008年10月,中投公司通过旗下公司——北京万德福投资有限公司增持百仕通股份至12.5%。当时百仕通价格在每股8-10美元之间浮动,如果中投公司在这一价格区间买入,追加资金约在2.5亿美元左右。

  百仕通上市时的发行价为31美元,后来曾一度冲至38美元左右的高点,但其后难以在次贷危机中独善其身,股价连续下跌。时至今日,百仕通股价一路下行至6美元/股以下,跌幅近80%。如此计算,中投两次投资总计约32.5亿美元的本金只剩下不足8亿美元,浮亏超过20亿美元。

  另一笔账目大家也还记得。2007年底中投以50亿美元代价,购入美国摩根士丹利(代码:MS)的8668万股强制可转换股权。此种可转换股权单位须在2010年按兑换价每股48美元至57美元换成大摩普通股。大摩股价持续向下。中投持股9.9%,是大摩第二大股东,但并不参与摩根士丹利的日常管理。

  然而,这家在全球33个国家设有600多家分支机构的金融巨头也同样受到了次贷危机的影响致使股价大挫。与投资初期相比,该公司股价如今已跌至15元/股以下,跌幅近70%。

  “尽管仅为强制的债转股协议,但这类协议的执行,也是要根据公司股价,定期做账面公允价值确认,因此(此笔投资)还是有账面亏损的。”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博士张明称。

  货币基金市场也触雷

  无独有偶,继中投海外投资金融机构股权失利后,其在美国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同样惨遭“触雷”。货币市场基金一度被认为是除现金和银行存款之外最安全的投资。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显示,中投公司在美国货币市场基金有巨额投资。截至9月1日,中投旗下的Stable Investment持有美国历史最悠久的货币市场基金——Reserve Primary Fund 11.1%的股权,折合市值约54亿美元。这只基金曾购买巨额雷曼兄弟债券。

  9月中旬,雷曼兄弟宣布申请破产之后,该基金现在暂停赎回,中投的投资实际上已经被冻结。

  中投副总经理汪建熙称,“这次金融危机前所未有,连美国老牌货币市场基金都出现了问题。”

  但是,他认为,“中投与其他主权财富基金相比,可以说是最好之一。中投成立较晚,因为没有经验而比较谨慎。到今年10月底,93%是现金资产。相比之下,国外满仓的主权财富基金浮亏非常严重。考虑到国内的子公司汇金公司,获得的利润分配较好,中投整体的盈利水平不错。”

  易凯资本CEO王冉也在博客中曾表示,“不应该过分纠缠于单一投资的短期盈亏,那不应该是一个主权基金的投资视野。且明确中投公司的长期目标,即在选择投资之前,必须确定符合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大环境的资产组合;而要确定这样的投资组合,代表国家意志的主管部门必须首先明确中投公司的长期目标和使命。”

  诚然,作为中国的主权财富基金,中投公司还面临相当程度的挑战,包括内部挑战,即“先天不足”的一面;再有就是外部挑战。

  投资失利后的反思

  从中投公司挂牌成立到首笔海外投资执行,正值次贷危机初露端倪。“只能说中投在开始做的时候,时机比较糟糕,投资对象选择的是美国的金融行业,且他们受本次次贷危机影响最大。”张明称,“主权基金海外投资被视为外汇储备多元化管理所需支持的一种代价,一方面外部力量不可控,谁也不能预料次贷危机具有如此大的破坏力;但另一方面,作为投资者本身,我们也应该反思:未来,在投资之前的风险评估管理、投资者问责方面还需要强化。

  张明称,内部挑战首先使中投公司的定位非常模糊。如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只是帮助国家管理资金,只收取管理费,但是没有任何的债务。很显然,中投公司不是这样的,中投公司的资本金真的是2000亿美元吗?2000亿美元只是中投对财政部的负债。正是因为这个定位很模糊,造成了中投公司现在面临了巨大的还本付息的压力。

  其次,中投公司的投资策略是混合型的。因为其全资控股的汇金公司在国内承担着政策性投资任务,所以中投在海外投资中很难成为一个真正的财务投资者。中投公司在前几笔投资中只是一不介入生产经营管理,二不进入董事会。

  再次,中投公司仍具有浓厚的官方色彩。无论是中投的董事会、党委和管理层,主要是由中国的行政官员构成的。最终他们还是要回到政府体系中来,所以说他们很难拿到真正高额的薪水,他们不能拿高薪水,中投就很难保证能拿高额的薪水招聘市场化一流的基金经理。

  还有就是,主权基金需要有一定的透明度,但目前中投公司在全球的主权基金里面透明度还不高。

  谈到中投公司面临的外部挑战,张明提出,主要是次贷危机仍在继续地深化给市场造成了更大的不确定性。“本着抄底的想法去海外做投资,是非常危险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