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04:德隆垮塌的真相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8日 22:35  第一财经日报

  主角点击:

  王云帆 时任《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庭宾 时任《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曾语言德隆的悲剧命运

  王世渝 时任德隆高管 著有《曾经德隆》

  ——《激荡•1978-2008》导演丁玎

  2004年1月1号,新的一年开始了。位于上海浦东的德隆大厦静静地矗立在新年第一天的阳光里。刚刚过去的03年,对于德隆来说,风光无限,它已经被业界公认为中国最大的资本控制者。不过,这并没有让德隆的灵魂人物唐万新感觉欣喜,相反他隐隐地嗅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4月3号,是唐万新40岁的生日,就在这一天,德隆召开了有史以来最为沉重的一次会议。据记者王云帆说,“这次会议开得非常得悲壮,唐万新在这次会上说,这是德隆遇到的最大的一次危机,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做生死阴阳一线间。”

  但唐万新终究没有跨过这生死一线。10天之后的4月14号,德隆系所有股票被死死地封在跌停板上,之后短短三天内,流通市值蒸发超过93亿元,相当于一个刚刚上市的宝钢股份。而之前,这些股票已经保持了6年没有一个跌停的神奇纪录了。数周之后,德隆系的流通市值蒸发将近160亿元,这座金融大厦崩塌的序幕缓缓拉开。

  如果把时间倒推到10年前,我们会惊讶地发现,这艘航空母舰还仅仅是一个炒股票的小舢板。以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个体户身份登台亮相的唐万新,在那个时候尝试过一切流行的新兴业务,直到1992年,他抓住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王世渝说,“在西安看到地摊上大街上,可以买得到一级半市场的股票,他们就去买,那时候信息又不公开很难拿到信息,那时候他们就想要想方设法去打听,打听到这个股票一旦要上市,他们就到市场上去买,有的上市以后可以到几十块,四十块都有,所以那个时候他们把握了这么一个机会。”

  1996年,已经挖到了第一桶金的唐万新把德隆总部迁到北京。此时的他已经不满足于在二级市场上当一个土财主式的炒家了,他开始寻找公司战略,一种名为“产业整合”的新游戏进入了他的视野。

  德隆对湘火炬的改造可谓唐式整合理念的经典之作。之前,这家企业只生产“火花塞”一种产品,而唐万新提出了“大汽配”战略后,德隆就在整个汽配行业开始了大规模的攻城略地。到2004年时,湘火炬已经拥有50多家子公司,成为中国齿轮,火花塞,军用越野车3个行业的最大规模企业。

  正是这样一个个成功的案例,使得极少在公开场合露面的唐万新,成为了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神秘人物。

  如日中天的唐万新意气风发,他提出了一个又一个规模惊人的投资项目,其中包括投资100亿元的农村超市集团、投资60亿~100亿元的中国最大重型汽车集团、投资55亿元的畜牧业和旅游项目,这些重量级的项目犹如一颗颗能量惊人的照明弹,让人们眼前大亮,不敢逼视。与此同时,德隆也已经依靠资本游戏成长为一个无比复杂的系统了。

  2000年5月10号,德隆花重金购买了前苏联太平洋舰队的旗舰――明斯克号航空母舰,并把它停放在深圳的沙头角,打造一个世界上唯一以航母为主题的军事公园。也正因此,德隆被形容为“中国民营企业的航母”,在资本市场上,它看上去更象是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舰”。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