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金融海啸的后遗症与中国机会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8日 17:48  《董事会》

  危机中常常孕育着希望,当前全球金融海啸之下,中国俨然成为承载这种希望的诺亚方舟

  文/苏培科

  此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很快显现出其巨大的“黑洞效应”,近日美国爆出7000亿美金仅剩600亿美元的消息,促使美国不得已重新考量救市方式问题,几乎整个世界都在关注着中国,期待中国奇迹给不断后退的全球经济防线带来新的希望。

  正是在这个时候,中国4万亿人民币的救市计划浮出水面,计划三年内投入9000亿人民币改善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引起全球的一致关注,与欧美各国宣布救市措施后各国股市恐慌性惨跌截然相反的是,在中国政府宣布4万亿的刺激经济方案后,中国股市全线持续飘红。

  全球救市的潜在风险与机遇

  往往在熊市中现金为王,很多救市资金入市后都会观望和沉淀,尤其是很多商业银行为了应付挤兑和防范贷款风险而“惜贷”,拼命提高资本充足率使得货币供给的乘数效应不但显现不出来,反而救市资金也“蛰伏”了起来,从而在全市场甚至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资金“窖藏”的情况,“注资救市”效果大打折扣也就成为必然,在这种情况下只能以数倍资金缺口的货币注入来缓解危机,一旦新注入的资金将市场信心托起来之后,商业银行的资金和社会“窖藏”资金将会全部涌向市场,而且大都以乘数效应出现,尤其是央行前期注入的货币资金便以5倍的乘数效应放大出来,到时全球的通货膨胀可能会更加厉害。

  同时,美元作为国际支付货币,很多国家都以美元作为外汇储备,当本国面临金融危机时大多国家自身的货币缺乏信任,于是各大央行在救市时使用美元储备来注资,从而美元的离岸乘数效应也被放大,又进一步加剧美元的泡沫。

  一旦货币泛滥和通货膨胀加剧后,低质量的投资虽然刺激了经济增长,但大量货币投入产生的过热又会袭来,为了抑制经济过热,央行再提高利率,当一些行业的投资收益率低于市场基准利率后,项目亏损又开始蔓延,银行的不良资产会更大规模地涌现,金融机构会再一次陷入危机,从而导致恶性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不断循环。由于美元泡沫的全球化放大,金融危机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日后更为复杂的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和金融危机爆发的频率也会进一步加剧。

  危机中往往孕育着新的希望,在这场百年罕见的金融风暴之下,全球金融格局的调整势将难以避免,在这个过程中,关键要看谁战略得当,谁能够审时度势、能够化危为机,谁就是“剩者之王”。目前,一些大国已经跃跃欲试,都在角逐全球金融新秩序中的新角色。

  中国须重新调整金融战略

  这对中国而言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机遇。从在北京召开的亚欧峰会来看,中国正在积极地参与国际金融新秩序的重构,在努力争取各大国际金融组织的话语权,无疑给国人提振了信心。

  在这场金融海啸之前,对于中美互相渗透的金融利益关系,有人曾高度赞扬此举是“中国战车”傍上了“华尔街发动机”,但是现在“发动机”出问题了,“战车”自然唇亡齿寒。若再让华尔街的这场危机诱发美国的信贷危机和经济危机后,大量依靠美国消费市场维持高增长的中国出口贸易将面临严峻挑战。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写进博客
复制标题和链接发给好友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