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财经类电视纪录片创作的重大突破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8日 16:23  第一财经日报

  在当今电视节目市场上,纪录片似乎是曲高和寡甚至是“高投入、低产出”的代名词。当生产者们像呵护婴儿般捧着浸透自己心血的作品走向市场时,往往会被收视率当头浇上一盆冷水。于是,一些人就此坚信电视纪录片是小众化传播的节目形态,只能局限在某个小圈子内自娱自乐。但是,假如这些人有幸看到了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拍摄的巨型财经电视纪录片《激荡•1978-2008》,也许不但会改变自己的看法,而且会认为该片在纪录片特别是财经类电视纪录片创作上是一个重大突破。

  一、不是纪录片没有市场价值,而是劣质品没有市场价值。

  电视纪录片的价值在于深厚的思想底蕴和文化内涵,但是,这种价值并不能自然地与观众进行交换和被接受。也就是说,电视纪录片不仅要有“旧时王谢堂前燕”的高贵品质,更要具有“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商业能力。也许有人会怀疑,鱼和熊掌岂能兼得?但仔细一看,美国的国家地理频道、探索频道所播放的内容不都是标准的纪录片吗?为什么他们能够穿透时空,跨越民族和文化的藩篱,到处受到追捧且赚得钵满盆倾?看来,不是纪录片这个片种不受欢迎,没有市场价值,而是一些劣质的纪录片不受欢迎,没有市场价值。

  时过境迁,沧海桑田。纪录片难拍,财经类的纪录片更难拍,从经济的角度拍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难上加难。然而,上海《第一财经》的创作者们知难而上了,他们要挑战一下市场的极限。

  俗话说,题好文一半。一部纪录片要想取得成功取决于很多因素,但就像做菜一样,首先取材用料要精。第一财经频道拍摄的这套纪录片之所以能够让观者震撼,引起共鸣,首先归功于取材精良。该片煌煌31集(就这一点也可以说破了中国纪录片历史的纪录),每集30分钟,时间跨越30年,创作难度可想而知。但该片举重若轻,从全国公众熟悉的经济文化名人、经历过的重大经济事件入手。这就在题材上保证了受众的范围。

  要想做出一道可口的好菜,取材用料精只是基础,还必须掺好佐料入好味,仔细烹调。对于《激荡•1978-2008》这套系列纪录片来说,佐料和味道就是围绕人物讲故事,围绕故事挖细节,围绕细节找趣事,围绕趣事展背景。该片采访了60余位中国经济改革风口浪尖的“见证者”,其中包括1978年随邓小平访日记录开放进程的摄影记者钱嗣杰,“中国质量万里行”的发起者与组织者、原《经济日报》总编辑艾丰,以及深入观察德隆真相、提前两年预测德隆倒塌的《第一财经日报》副总编辑张庭宾等。他们在片中首次披露了大量有关中国经济改革开放重大事件或者决策的幕后细节、前因后果,并以他们零距离的观察、独到的眼光、理性的思辨忠于事实的精神生动地重现了一部分珍贵的历史情景,从而使得该片在坚持叙事宏大性的同时,保证了节目的可视性和趣味性,让电视和历史进行了近乎完美的嫁接,当然,也让节目的商品属性和市场价值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体现。

  二、受众本位观是电视纪录片实现市场价值的关键

  所谓受众本位,其实是一种创作理念,就是创作者在从创意到产品的创作过程中始终把受众的需求置于自己的追求和趣味之上。曾几何时,以艺术为灵、个性至上、孤芳自赏的创作理念在纪录片界一度流行。有些制作者甚至公开声称拍纪录片就是为了自娱而非娱人。还有的纪录片创作者根本就没有进入国内传播渠道的打算,而是为了迎合几位外国导演、评委的口味或者为了夺得国际大奖而作。这显然是抛弃了电视纪录片的社会属性,把纪录片创作变成了个人的喜好。轻点说,这是浪费电视资源和文化资源的行为,重点说,这是缺乏社会责任和历史文化使命的表现。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写进博客
复制标题和链接发给好友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