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巴黎:温州人赢了犹太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8日 14:55  新周刊

  有学问、欠职业道德和“难懂的复杂事物”

  导语:中国人闯荡法国,靠的是菜刀、皮刀和剪刀。温州人在巴黎抢过了犹太人的天下,而华人集中式的商业片区经营方式,则在不断的争议中争取自己的位置。

  文/何雄飞

  “尊敬的领导、同胞、朋友们:请您便后冲水,保持厕所清洁!勿将手纸、烟头等杂物扔进马桶中!”巴黎10区“川外川”菜馆,一张简体中文告示贴在楼梯拐角处。

  “禁止抽烟!违者最高罚款可达203欧元。”巴黎13区中国城的伯爵酒店,一张繁体中文告示贴在电梯口。因“病”滞留巴黎的温州市鹿城区委书记杨湘洪、赴法考察短暂“滞留”的上海市卢湾区副区长忻伟明,同许多混在法国的中国人一样,经常会遭遇如此的文明警示。

  在距巴黎140公里的诺曼底区鲁昂市,林太的“东海龙珠”中餐馆里看不到这样的提示,这里只有招财猫、金鱼缸、财神爷、土地龛、山水画和缠着塑料枝叶的水泥树。林太是温州人,在改革开放之后兴起的出国移民潮中,她随丈夫来到巴黎,先在服装厂打工,后在鲁昂市郊开皮包零售店,直到5年前才开了这家中餐馆。

  据《欧洲时报》统计,欧洲目前约有150万华侨华人,其中法国有40万,人数最多,上世纪80年代陆续移民经商的浙江温州、青田人占去一半,剩下的40%则为上世纪70年代移民的东南亚华侨华人,还有一两万的留学生。

  巴黎的温州人

  鲁昂位于法国西北部,靠近英吉利海峡,号称是“悬崖边的城市”、“法国陶瓷中心”。

  每年七八月是林太最忙碌的时期,此时正是法国的黄金度假期。这时,头发染成褚红色、耳吊两只大圆耳环、身穿绣花红绸上衣的林太,会一边堆出一张笑脸,一边用简单的法语或英语问候欧美、日本游客,一边用戴着四只戒指的手快速写好点菜单。而她的丈夫和姐姐,因为不会法语,只能端茶递菜。

  林太说,一年生意最好的一天是“情人节”。餐馆营业遵循法国作息,周一关门歇业,其余每日上午11点开门,下午2点关门,晚上则是7点营业到11点半或12点。在鲁昂,有30多家中餐馆和外卖店,老板多是温州人。

  从北方的里尔、东部的格勒诺布尔、南边的马赛到西南的波尔多,从中餐馆、皮包店、首饰店、服装店到小超市,到处都是温州人。最多的温州人是集中在大巴黎,占据着巴黎3区、13区“中国城”、20区“美丽城”和巴黎北郊的欧拜赫维里耶市。生意涉及餐饮、皮具、服装、首饰、进出口、仓储物流、旅游、计算机、地产、烟吧、商业刊物等,尤以服装皮具、餐饮业为盛。开中餐馆一直是混在法国的中国人的主业。“中国人走到哪儿,中餐馆就一定会开到哪儿”,法国有8000多家中餐馆,其中6000家都开在了大巴黎地区,其中粤菜、温州菜、上海菜、川菜最为流行。

  《欧洲时报》报道说,中餐业目前已经进入“低迷期”,越来越多的温州人转而从事进出口贸易,“一只脚踩在温州,一只脚在欧洲发展”,大巴黎区的贸易公司接近2000家。此外,还有许多主要服务华人的食品批发和零售、店面装修材料设备、法律和财务咨询、旅游、翻译、小吃店、美容理发、中医诊所等。少数的华人成为律师、科研人员、医生,开始步入主流社会。

  去年5月,温州商人投资拍了一部《温州人在巴黎》的电视剧,讲述出一段老中青三代温州人的巴黎创业史。事实上,温州人在巴黎,就是一部温州人PK犹太人的活生生的商业史,这两个血液里天生就流淌着商业DNA的族群,到底会鹿死谁手?

  巴黎3区的市长街、庙街,过去曾是犹太人的天下,如今,全是温州人和青田人开的首饰、皮具、服装、旅游纪念品等批发零售店。1970年代末,温州人以家庭团聚、继承遗产和旅游探亲等方式来到巴黎,将11区变成了“华人服装一条街”,将12区的圣·马丁街变成了“华人童装批发街”,池万锋和陈建友两个温州人成为巴黎童装业界的牛人,蒙加莱街则成了闻名全法的“计算机一条街”……

  目前,以温州人为主的华人在巴黎11区和2区开设了1100多家纺织品服装进出口公司,打破犹太人垄断市场的局面,成为中国纺织品在法国乃至欧洲销售的主力军。有消息称,法国市场70%的纺织品服装进出口生意由华人控制。

  巴黎20区脏乱差的“美丽城”(BELLEVILLE),原来仅有少数东南亚华人经商,1985年后,随着温州人进入,如今处处是制衣制革、餐厅外卖、理发、豆腐、鲜花、蛋糕、金饰、杂货食品、中药店和书店,超市里经常能买到东海的黄鱼、应季的杨梅……

  巴黎北郊的欧拜赫维里耶市,1970年代末,精明的犹太人利用废弃的厂房仓库做批发生意,但到了1992年,温州人成为犹太人的噩梦,如今,这里99%的店铺都是温州店,到处都是温州人开的钟表、眼镜、打火机、日用百货、礼品、床上用品、服装批发店,只剩几家实力雄厚的大型犹太人批发公司还在继续经营。

  “温州人很能吃苦,而且抱团取暖”,法国金棕榈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李元元认为,这是温州人成功的两大因素,但是,文化水平低,语言不通又成为温州人蜷缩在华人圈子里的两大障碍,有的人在法国呆了十几二十年,甚至还不会一句法语,几年前,李元元曾教过两三个温州餐馆老板的小孩钢琴课,“他们愿意花钱让小孩学钢琴,给他们最好的教育,希望孩子超过他们,有更好的前程。”

  “只要赚钱他们什么都做,而且不太有职业道德”,法国图尔大学音乐系音乐文化遗产专业留学生任姣莉举了个例子,“温州人之间,同样是经营服装,他一看你这衣服的款式好卖,好,明天他就专门去那家批发商找来一模一样的衣服,然后标更低的价钱。只要赚钱就可以,至于赚多赚少就不管了。”任姣莉认为,温州人虽然沉溺亲情社会,却内耗严重,做生意时不像犹太人或阿拉伯人一样会主动联合,形成价格联盟。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