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学安
目前,国际原油期货市场价格连创新低,然而,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依旧坚挺,对此,业内人士认为,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已到了降价的好时机。
国际油价进入下行通道
自国际油价进入下降通道以来,国内许多地区的成品油批发价格出现下滑态势,各地已是降价成风:杭州市场需求冷淡、购销疲软;连云港市场价格呈下滑趋势;深圳市场持续低迷,每吨已经下降了500元到800元。
显然,国内成品油市场交易的颓废之势已经受到全球经济萧瑟之风的殃及。分析人士认为,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近期随时都有下调的可能,而且汽油、柴油以及航空煤油价格下调的幅度不会少于每吨500元。
今年上半年,国际油价突破每桶100美元后曾一路飙升,国内炼油企业出现负增长,一些民企炼油厂被迫停产,油品供应紧张,汽柴油批发价均高于零售价,柴油批发价高于零售价在每吨千元左右。自今年7月国际油价见顶后一路下滑,国内汽柴油市场供求关系开始发生变化。进入9月份,国内汽油市场供求比值已进入190∶100的均衡区间;国内柴油市场供求比值也达到160∶100的均衡区间,汽柴油“批零倒挂”的价格扭曲状况有了根本改变。10月份以后国际油价剧烈震荡,又打破了人们对国内成品油零售价在奥运后将上调的心理预期,国内各地成品油批发价格均出现了加速下跌趋势,各方都在为如何“出货”绞尽脑汁,甚至打起价格战。
10月16日,当国际油价收于每桶70美元以下时,不仅回归到2007年7月份的价格水平,更是跌破了所谓的国内石油每桶90美元的“盈亏平衡点”。按照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的比照,在今年6月19日国家发改委批准成品油价格上调前,国内油价相当于国际油价的70美元左右,调价后相当于84美元一桶,当时调价后仍然低于国际油价。而现在国际原油价格在每桶60美元附近波动,也就是说,目前国内油价已经高于国际油价25%左右。
复旦大学能源经济与战略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吴力波博士认为,随着国际油价和大宗商品价格回落,PPI涨势将出现拐点逐步回落,并缓解通胀压力。10月2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月度形势报告显示,今年9月份,国内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9.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4.0%。与8月份的数据相比,PPI已有所回落,9月份PPI和CPI之间的差距也开始变小。国际油价的回落,对国内制造业来说也是一个喘息的机会。作为大宗原材料的重要进口国,相关商品价格的下跌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中国的进口成本,有助于企业效益的改善。此外,用油行业成本也将得到缓解,有利于航空业、运输业的长远发展,有利于缓解化工企业高额的原料成本与结构调整。
国际油价大幅下挫的主要原因是美国及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已导致工业、商业和生活用油需求均出现疲软。同时,美国原油商业库存增幅大大超过此前的市场预期,投机基金正在加速逃离国际原油市场,都是推动国际油价创出新低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近期,业内人士普遍呼吁,就中国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而言,当前国际油价暴跌而通胀压力下降所留出的这个接轨空间实在难得,应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实现中国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接轨。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