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吴轲 上海报道
11月17日中国海关发布了上月的统计数据,报表显示10月我国柴油进口8万吨,而出口量却达到了11万吨——中国成为柴油净出口国,当天纽交所NYMEX主力合约下跌3%,至54.95美元/桶。
“2003年以来的历次油荒,一直是柴油紧张,汽油充裕,两大集团也一直向旗下炼油厂强调优化柴汽比。增加柴油产量,满足国内需求。”有中石化官员说:“现在出现了柴油净出口,意味着国内市场的供大于求。随着未来两年新增产能的投产,供大于求的局面将越来越凸显,出口也将越来越大。”
相关资料显示,仅“十一五”期间我国新增炼油产能即接近亿吨,这远远超过了国内成品油需求增速,因此未来几年成品油出口加速已成为必然,中国极有可能成为这个地球村的石化工厂,就像此前称呼中国的“服装工厂”,这对全球石油业者来说,有着重要的指标意义。
成品油供需巨变
自奥运会后,我国成品油供需形势发生了巨变,国内各炼油厂的库存都维持在高位,成品油价格也大幅回落。
“这一方面因为国际油价的暴跌使得国内消费者的跌价预期增强,从而减少了消费,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国内新增产能将在短期内集中释放引发投机者的抛售导致的。”东方油气网副总经理钟健说。
据了解,中海油在广东惠州的炼油项目将在今年年底竣工投产,该项目设计产能1200万吨;中石油在广西钦州的千万吨炼油项目也将在2009年竣工;而中石化旗下天津石化和镇海炼化等扩建项目也将在2009年——2010年间竣工。
“这些新增产能的集中释放,将使国内成品油供应能力大幅增加。此前国家发改委公布批准立项的产能即达9000万吨,若加上一些边缘项目,新增产能可能过亿吨。”钟健说。
如此巨量的新增供给,却恰逢全球金融危机,国内需求锐减的时刻,成品油实现净出口也就难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