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4万亿投资要用到最有效率的地方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1日 23:41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孙东辉

  国务院确定4万亿元投资计划,提出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让地方上扩大内需的投资热情快速迸发,新一轮投资高潮将至。

  各地争食诱人蛋糕

  “之前还有点儿藏着掖着,现在蛋糕都端出来了,能不争吗?”宁波市发改委一位负责人在电话里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他们在10月中旬就接到省里分管领导的口头通知:“充实在建项目材料,把其他能上的项目尽快上报。”

  四季度安排中央投资1000亿元的消息一出,国家发改委11月10日召开紧急会议表示,将优先安排符合投向并可以迅速形成实物工作量的在建项目,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建设进度,并及时启动符合条件的新开工项目。

  “地方管的投资占大头,差不多有75%左右;中央管的一块是审批制,占全国总投资量的10%左右;另一块是核准制,占15%左右。”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所研究员张汉亚对本报记者说。基础设施投资对保持地方GDP增长、拉动内需方面“功不可没”,“一旦中央政策信号被释放,地方政府就有很大的投资冲动。”

  本报记者先后从广东、浙江、安徽、河南、山东、内蒙古等地方发改委证实,10月下旬,各地方政府主导的投资项目,已纷纷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审批。而10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是各地做出上述举动的重要判断依据之一。此次会议研究了四季度经济形势,强调要加大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重大项目建设的投资力度,扩大内需,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各地此时欲借国家保增长、扩大内需的东风,实现地方大项目的审批。“上半年还是防止经济过热,之前国家宏观政策是限制基础设施投资。”上述宁波市发改委负责人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没想到幸福像花儿一样,一下子全开了。”

  按照惯例,宏观经济政策将在11月底12月初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定调。而11月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将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为直接拉动经济,今后两年多时间内新安排4万亿元的投资。

  “‘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除了‘两高’行业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能报的肯定会尽量上报。”河南省发改委工业处一位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说:“可以想象,各地申报项目又该‘你追我赶’了。”

  “只能给你说个方向,像水利建设、铁路建设等;具体多大规模,还要区里最终确定。”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综合处徐处长透露,黄河防洪工程、大型灌区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牧区的水利工程等水利建设是下一步内蒙古的投资重点。青岛市发改委负责人说了句“很忙,项目清单很长,像地铁建设项目比较受关注”,就匆匆挂断了电话。

  投资领域以民生、基建为先

  “不只是山东,像北京、河北、湖北都加大了房地产建筑业的投资。”山东省发改委发展规划处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他们已经依据中央、国务院确定新增中央投资的安排方向和重点,加快了对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规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