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盘点徐工改制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09日 18:31  《新财经》

  文/本刊记者 张 程

  徐工与凯雷的三年“热恋”终于无果而终。三年来,对这场“热恋”的质疑声从来没有停止过。今天的结局,双方也许早该料到。在无奈的同时,徐工选择了整体上市

  背景

  改制之路

  徐工历史悠久,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1943年。那时徐工在山东,是八路军为打日寇建立的一个兵工厂,1951年才落户徐州。

  五十多年后的1999年,当徐工集团现任董事长王民接手徐工时,企业已是满目疮痍。徐工当时的销售额仅3.3亿元,账面负资产却有5个亿。有时候,办公电话打着打着就断了,因为欠费停机。如今已成为徐工集团最优质资产的徐工重型机械厂,当时只能靠贷款发工资。

  徐工如同一个没有生气的垂死老者,负债累累、人心涣散,改制已势在必行。

  但从2003年开始,工程机械市场回暖。2007年,徐工一跃成为世界工程机械第十一位,形势一片大好。

  徐工似乎走出了困局,但王民认为,徐工仍需要改制,“要适应更大的竞争,就要解决根上的问题,徐工已经将国企机制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只有体制转换才能适应全球竞争,才能吸引好的人才。”

  2002年底,江苏省将徐工集团列入需要改制的82家大企业名单,并确定之前通过“债转股”成立的徐工重型机械厂作为集团改制的平台 。

  2003年6月,徐州市政府有关部门正式启动徐工整体改制工作,向海内外发布项目推介,国内外30余家企业和机构加入争夺。

  究竟选谁?王民认为,国有企业不能给徐工带来机制上的创新,国企首先出局。当时很火的民企德隆非常积极,也获得了徐州市政府的强力支持。但王民却不看好德隆:“唐万里来徐工时,两眼放光,不做任何调查,只要签合同就给钱”,王民觉得很不爽。

  于是,颇为性情的王民否定了民营企业。在他眼里,民营企业还不够成熟,更不能给徐工带来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对于徐工的国际化也无益处。所以,后来三一和复星的出局就很正常。

  作为工程机械行业全球老大卡特彼勒,对徐工早已虎视眈眈。尽管卡特彼勒能给徐工带来技术,但双方在是否保留品牌上存在根本分歧。

  最后,经过两轮竞标,凯雷胜出,获得与徐工优先谈判的机会。

  徐工改制六年来,经历了太多风

  风雨雨。几年的口水战后,不出众人所料,凯雷与徐工终于分手,徐工集团将主体资产注入徐工科技准备实现整体上市。徐工是否会开始一段新的征程?徐工缘何选择现在上市?上市之后将有何动作?《新财经》记者对此进行了专访。

  三年苦恋 无果而终

  2005年10月25日,凯雷亚洲与徐工凯雷、徐工机械三方签署了《股权买卖及股本认购协议》,凯雷最多将支付3.7亿美元,获徐工85%的股份。

  消息甫出,各界反应强烈,一些工程机械行业老领导、专家及部分经济学家都对此项收购表示反对。随后,各方在媒体、网络上展开大讨论,尤其是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连发46篇博文,对凯雷并购徐工提出了质疑。一时,徐工“贱卖论”、“危机产业安全论”、“阴谋论”纷纷出笼,徐工及相关监管部门面临巨大压力。

  徐工在各种质疑的声音中度过了一年,协议期限即将过去,但迟迟未获得相关部门批复。徐工和凯雷于2006年10月16日对原有协议进行了调整,凯雷持股比例由85%降到了50%,由凯雷控股变成双方合资;金额也由3.7亿美元降到了2.25亿美元(18亿元人民币),每股价格也有提高。

  对此协议,双方甚为乐观,认为“凯雷收购徐工获批可能性大增”。王民表示,“我对新方案很满意。当然,去年(2005年)的也不错。”凯雷也明示,这是自己的底线,“如果被否决,凯雷将不再进行让步,直接退出此次收购。”

  但是,工程机械行业正在快速成长,国家对外资并购管理也在加强,徐工凯雷合作前景并不被看好。

  2007年3月16日,徐工、凯雷再次调整协议,凯雷持股比例下降到45%,价格仍为18亿元。但此时大家已经不看好其前景。但凯雷还不想放弃,王民也依然坚持着。此后一年多,徐工、凯雷陷入了漫长的等待期,政府部门也一直保持超高缄默。依照惯例,这种沉默其实就意味着否决。

  2008年7月23日,沉默终于打破,徐工和凯雷发布联合声明,宣布终止合作。这段长达三年的恋爱终于走到尽头,双方无奈分手。

  对于这样的结果,凯雷其实早有预感。2007年11月29日,凯雷投资集团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罗一在接受《财经》采访时表示,“我们已经被暗算了很多次了。从来没想过这个项目会这么难,会引来这么多批评的声音。”

  徐工凯雷苦恋三年不成,这其中,三一总裁向文波的46篇博文发挥了戏剧性作用,其对徐工求爱未果,却搅局成功。对于徐工凯雷的分手,向文波表示,“终于有了一个很好的结局。”同时也表示,“我更愿意相信,没有人主观上要贱卖国资,不过是合作心切和不懂如何交易定价!”并对其曾经的过激言辞表示了歉意。而王民在今年2月接受《新财经》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向(文波)是个异类,有侵略性,认为有机可乘,趁机来一拳。梁(稳根)不错,上次开‘十七大’时还向我当面道歉。”

  在凯雷徐工并购案中,涉及主管部门颇多。据悉,国资委偏于不同意,商务部则偏于同意。记者在采访中多次致电商务部新闻处和外资司,均未得到回复。

  曾经大力反对徐工凯雷并购案的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左大培向记者表示,“挺好!挺好! 我们当年写文章不就是为了这事不成嘛。”

  一位工程机械行业人士长出一口气,“徐工终于没被凯雷收购。”而在网上相关新闻的回帖中,绝大多数都是这种感慨,而且对徐工的独立重组颇为看好。

  整体上市终于启动

  2008年6月13日,徐工科技停牌,许多机构预测,徐工已经开始启动整体上市。但徐工集团马上出来否认,“目前集团无整体上市计划。”

  其实,早在今年2月,王民接受《新财经》记者采访时就表示,“我们希望国家有关部门不要再拖了,行就行,不行说句话。若能批下来,我肯定会通过上市,在资本市场上大发展。若不行,我有很多办法,谁都不找了,自己上市。原来准备先改制后上市,若国家不同意,就先上市后改制。”

  显然,王民已经等不及了。

  7月10日,徐工集团发布公告,宣布徐工科技将通过定向增发方式,将收购徐工集团下属盈利能力最强的徐州重型机械公司(以下简称“徐工重型”)以及徐州工程机械集团进出口公司等企业股权。7月18日,徐工科技披露拟定向增发收购资产目录。

  7月23日徐工与凯雷正式分手后,徐工集团独立重组大幕全面开启。从注入资产来看,徐工机械的7家控股子公司中,除徐工筑路机械有限公司外,全部注入了上市公司,徐工集团通过徐工科技实现整体上市已成定局。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