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通过环评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04日 02:36  21世纪经济报道

  见习记者 邓丽

  “为这件事我们准备了十几年”,9月3日,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的一位官员告诉本报记者。他指的是2009年1月份将建设完毕的中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这一考察站坐落在南极内陆冰穹A(DOME-A)地区。此前的1985年和1989年,中国在南极先后建立了长城和中山两个考察站。

  8月底,南极内陆站环境影响评价完成并获得相关国际组织认可,“环评报告已最终通过了。”该官员告诉记者,这意味着南极环评站的建设已经没有外部障碍,8月20日,极地办的英文网站上公布了169页环评报告全文。

  制高点

  目前,世界上有20多个国家在南极洲建立了150多个科学考察基地,其中常年科考站有50多个;其中大多数国家的南极站,都建在南极大陆沿岸和海岛的夏季露岩区。此前拥有内陆考察站的,只有美国、俄罗斯、德国、日本、法国和意大利。

  在南极大陆最高处的“分冰岭”上,依次排列着四个最重要的冰穹,分别是冰穹F、冰穹A、冰穹B、冰穹C。南极分冰岭中海拔最高的冰穹A尚末建站,被称为“不可接近之极”。

  南极冰穹A顶点位于南纬80度22分00秒,东经77度21分11秒,海拔高度4092.75米,年平均温度为-58.4摄氏度,这里也是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以及地球表面平均温度最低的地区。其特殊性是地球任何地区任何科学观测点所不具备的,而中国南极内陆站在该顶点西南7.3公里。中国南极内陆站离中山站直线距离1235公里,使用雪地车需行驶1287公里。

  冰穹A不仅对全球气候环境的变化具有极高的灵敏度,也是监测地球气候变化的理想地区,而且在这里进行深冰芯钻探,也可望取得地球几十万年以来最完整的全球规模的气候与环境变化的记录。

  科学之外,南极还隐含着各国利益的考量。

  南极拥有可供开发利用200年的世界最大铁矿和储藏量约达5000亿吨的世界最大煤田。此外,还有近千余处铜、铅、锌、金、银、锡等数十种矿产、矿床,以及数百处油气田。

  “中国在那儿建站了以后,至少每个站之间要隔开一段距离,别的国家要建站就必须离开数公里,建站要经过南极条约协商国和南极科学委员会等国际组织通过,还要环评报告。”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本报记者。“在长远上看,也有在南极上国家利益的考虑。”

  他告诉记者,中国建站不多,前苏联解体前和美国在南极都有几十个站。过去也有很多国家提出领土上的要求,但后来都被搁置了。

  建站不易

  南极内陆站设计建筑面积620平方米,以及80平方米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用地,50平方米太阳能取暖设备, 1000平方米的工作场地。工程将在今年9月的南极夏天开始,利用两次南极的夏季完成建设。在建设完工后的第一个10年,这个内陆站将是容纳15-20人的度夏站,即在南极冬季完全关闭;此后,它将被改造成一个可以容纳25人的常年站。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