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中华台北首个奥运会金牌得主,陈诗欣与父亲的感情在跆拳道路上由对立到抗议离家出走再到弥合夺得奥运金牌,堪称奥运史上的一段佳话
◆ 本报记者/翟瑞民
“杨澜:当这个裁判宣布你获胜的时候,你摘下头盔,然后大家都看到你已经泪流满面了。
陈诗欣:那时候头盔拿掉,我只想看到我爸在哪里,因为我要让我爸感受到,你这不是梦,这是真的。“
“陈诗欣的名字就是跆拳道”,这是陈诗欣自传的第一句话。她是中华台北有史以来第一个奥运冠军,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获得了跆拳道的金牌。
回望这个天才少女的不凡经历,从15岁到25岁的10年坎坷,从年少成名到离家出走,从“槟榔西施”再到奥运冠军,走进陈诗欣的故事,你会发现这是一部浪子回头式经典电影的现实版本。
杨澜说,她的故事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关于超越,夺冠,更快、更高、更强的故事了,它是一段感情,“它不是一块冷冰冰的金牌,那块金牌是有泪水的重量,是有人的体温的,所以我们才会被它感动。”
在父亲棍子下成材
但就是这么一个天才少女,一度对跆拳道异常厌倦。
在陈诗欣3岁时,父母就已离异。她的童年是从父亲陈伟雄开设的跆拳道馆里摸爬滚打开始。那时,陈伟雄欣喜地发现女儿有异于常人的运动天赋和不服输的拼劲,是天生的跆拳道好手,便决定将她培养成材。
但是他的训练方式对于一个小女孩来说,似乎过于严苛了。陈诗欣回忆:“(父亲的训练)很不合理,譬如他用棍子打,但是你也不知道他为什么打你。”
自身的天分加上父亲的魔鬼训练,让陈诗欣很早就脱颖而出。1994年,年仅15岁的陈诗欣代表中华台北参加跆拳道世界杯赛,一路过关斩将,轻松夺冠并荣获大赛最佳选手奖。
作为历史上最年轻的跆拳道女子世界冠军,陈诗欣被国际跆拳道界誉为“天才少女”。但是此时的她最羡慕的是,普通女孩逛街看电影的时光。她开始反感日复一日的枯燥训练,她想休息了。
陈诗欣回忆,“我觉得我OK了,我觉得好像没有什么可以再突破了。”她当时觉得,世界冠军原来这么轻易就可以得到,除了跆拳道就不能用别的方式证明自己吗?
1996年陈诗欣在巴西世界杯成功卫冕,正当她以为可以喘口气时,父亲却给她制定了一份新的训练计划,目标直指第一次吸收跆拳道为正式比赛项目的悉尼奥运会。这份计划终于引爆了陈诗欣对父亲的积怨,她离家出走了。
“没有跆拳道也能活”
随后的两年多时间里,是漫长而痛苦的。漂泊是残酷青春的最好写照,而堕落之后的回归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为了宣示与跆拳道的决裂,她一件衣服都没有从家里带。为了不被父亲找到,她选择去了离家很远的台中。那时她还不到18岁。
到台中之后,为了生计她就到大街上摆地摊,“因为我觉得我自己没有童年,所以我很喜欢娃娃,包括我摆地摊全部都是卖娃娃。”她甚至在电动玩具店做过服务生,在服饰店做过小贩,还在街头卖过槟榔。
多年以后拿到奥运冠军,还有媒体叫她“槟榔西施”。更残酷的是,她差点在朋友的怂恿下当了酒店小姐。
不过,从小父亲的教育使她坚守了道德底线,但这些并未能帮她在外面找到自己的个人价值。
父亲陈伟雄的心灵也经历着煎熬。长久以来,陈诗欣和跆拳道是陈伟雄生活中的精神支柱,失去女儿的他再无心管理道馆,也尝试找到女儿,劝她回家,但是被女儿拒绝了。陈伟雄不知道女儿其实也很想他,只是女儿对他的愧疚,阻止了她回家的脚步。
陈诗欣多次躲在离家很近的地方,她也看到父亲改变了很多,很憔悴、很老,好像身体也不如以前了。有时候她还想:“我要给自己定一个目标,等我存到了50万台币的话,我就要回家了,我要回家。”
为爸爸拿的金牌
回家的日子终于来到。在1999年3月18日,在陈伟雄45岁生日那天,陈诗欣带着生日蛋糕再次走到家门口。但是随后的几个小时,她一直没有勇气走进去,“最后好像在10点多的时候,我知道再不进去我就没有机会了,过了12点我爸生日就过了。”
她带着行李推开了家门。父亲什么也没有说,在吹生日蜡烛的时候许下自己的心愿。“我很清楚知道我爸许的愿是什么,他希望我拿到奥运金牌,我就说,爸爸你等着,我会做给你看。”陈诗欣说。
从回家那一刻开始,陈诗欣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为父亲拿回奥运金牌。第二天她就换上久违的跆拳道服,又开始了训练。
她又开始了父亲的魔鬼训练。“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跑步上山,我父亲在后面骑摩托车,还有一只狗,它想追我,我爸说,如果我松懈,我放松,我眼神没有杀气,他就叫狗咬我。”陈诗欣事后回忆起这些,只剩下淡淡的笑容。
由于良好的基础和必胜的信心,一段时间的魔鬼训练后,陈诗欣终于站在了2000年奥运会的预选赛场上,但是意想不到的局面出现了,“我的父亲,在那一次流眼泪哭了。”
由于此前3年没有比赛成绩,很多选手和教练抗议陈诗欣的预选资格。最后,她被赶下了比赛场。事后,陈诗欣问爸爸:“爸爸你难过吗?”爸爸说不会,“他只跟我讲了6个字:不生气,要争气。”
在父女二人共同的坚定信念支撑下,4年后,25岁的陈诗欣毫无悬念地拿到了雅典奥运会的参赛资格。2004年8月,他们一起来到了雅典,此时父亲已经把教练的任务交给了其他教练,自己坐在了看台上。
比赛前,爸爸会帮陈诗欣带护手护腿,然后他会摸摸女儿的头,他说,“诗欣,这一刻要靠自己了。”陈诗欣想完成对自己的救赎,“我要把我那3年对我爸爸的亏欠好好地表现出来,如果我能拿到金牌,要好好孝顺我爸爸。”
比赛进行的很顺利,陈诗欣带着必胜的决心一场一场赢到了决赛。当最后获得冠军的时候,陈诗欣摘下头盔已是泪流满面。十年轮回,奥运会冠军!这个一度迷失方向的女孩,终于为自己、为父亲、为中华台北赢来了这枚迟到了4年的金牌。
颁奖典礼结束后,陈诗欣就把这枚珍贵的奥运会金牌交给了父亲,至今,这块金牌还在陈伟雄那里。父女俩都知道,这块金牌不仅代表着胜利的辉煌,也承载着他们最珍贵的父女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