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万钢 科技+奥运=酷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15日 12:04  财时网-财经时报

  ◆ 本报记者/孙维晨

  7年前,“Beijing”一词从萨翁口中甫出,申奥成功的喜讯通过距离地球4万公里高度的通讯卫星,从莫斯科国际奥委会上传递到地球的每个角落。7年的时间里,有一群中国人一直致力于利用科技打造“最酷的奥运”。服务奥迪公司11年、在同济大学18年从教授到校长、现任科技部部长的万钢,便是这群人中最为卖力的一个。

  “绿色奥运”的承诺

  “我是第一个用‘酷’来形容科技奥运的。”万钢说。

  “酷”当然不是吹出来的。运动员走进奥运村的房间会感到分外凉爽,这里的空调不是直接用风吹,而是地热能和污水场处理循环所多余的能量;打开房间的热水,他不会想到将水烧热的,不是价格节节攀升、甚至惹得国家之间大动干戈的煤油气能源,而是每天东升西落的太阳;来到水立方训练,他也不用担心那些神奇的灯光效果消耗太多电能,因为安装在那里的半导体照明耗电量仅为白炽灯的25%;当他走过草地,看到一片绿叶葱葱的时候,他不会想到白天的雨水都被收集起来,清理之后进行灌溉;坐上奥运村的电动汽车,他听不到一点发动机的噪声,也没有排气的声音,甚至没有排出一丁点儿废气!

  奥运期间,行驶在奥运村内和主要公交线路上的,是中国自主研发生产的近500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纯电动客车。这是“奥运科技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科技部部长的万钢,就是“行动计划”小组的组长。

  在同济大学读研,到德国读博,到德国奥迪公司搞研究,再重返同济大学任教,万钢的研究范围始终都没有离开汽车降耗、降噪音技术。他在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博士毕业论文是关于降低汽车车内噪音的技术,在万钢加盟奥迪时得到了高度重视。一直到2005年,该技术才从奥迪所属的大众汽车集团的生产线上“退役”,共计生产了3500万套产品。

  利用科技打造“最酷的奥运会”,不是为了“酷”而“酷”,而是在履行申奥时的“环保承诺”。

  1991年,国际奥委会召开会议,对《奥林匹克宪章》作了修改,增加了一个新的条款,指出“应努力使奥运会在确保环境问题受到认真关心的条件下进行”。

  地处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悉尼市在环保运动风靡全球之际,幸运地成为世纪之交的2000年奥运会的承办者。就是在这一届奥运会的申办上,北京败于悉尼,与奥运会失之交臂。而悉尼成功的主要筹码,就是对环境的格外重视。“办一届环保的奥运会”的主题及制订环保型奥运会计划均是悉尼奥运会首倡,这在当时也是一个很“酷”的口号。1997年澳大利亚还在新南威尔士大学召开了“绿色运动会”研讨会,悉尼奥组委、国际奥委会、绿色和平组织以及新南威尔士州政府,都对悉尼奥运会的环保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当时很时髦的“环保奥运”口号确实为悉尼赢得了不少选票,尤其是分外关注环保问题的西方发达国家的票。彼时,中国在环保方面无法与悉尼的时髦口号相敌,甚至在西方发达国家眼里,迅速崛起、规模浩大的中国被视为全球环境问题的罪魁。当时的形势对中国很不利。

  在接下来向奥组委提交的申办报告中,中国明确宣告: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是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

  和奥运一样“酷”的部长

  酷是时髦的说法,在万钢眼里,用中国的老话来说,“酷,就是天人合一。”

  用“酷”形容奥运会,也许只有万钢这样很“酷”的人才说得出来。指着办公室一大柜子书,他承认自己“大部分都没有读过”;问及回国前是否犹豫,他的回答毫不含糊“当然很犹豫”。

  插队吉林农村6年,“脑袋上蒙着纱布还被蚊子咬得冒火”的生活,使这个并不魁梧的上海男人有了几分东北汉子的直率。1984年,经过数不清的考试,已经是同济大学研究生的万钢获得世界银行的奖学金,来到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面对毫无例外的德语入学考试,万钢很不服气:“我德语这么好,还考什么!”与导师的一番口语较量,“大胆展示才华,努力争取机会”使率直的万钢获得了例外,这在这所著名大学的历史上很罕见。

  在读博期间,万钢发明的定量研究固体波传播的光学方法,使汽车内室传递噪声降低了80%。这套技术一直到2005年才从德国大众汽车公司“退役”。而自1991年初加盟德国奥迪汽车公司,万钢在“奥迪”这个充满浓郁德国情调和日耳曼民族自豪感的公司里脱颖而出。公司里曾经流传这样一句话:“你要是想做一些看似难以做成功的项目,就去找万博士问问。”

  惯于创新的万钢在插队时就有自己的“伟大发明”:头脑灵活搞副业。“那个时候作为上海知青,上海市有一个支持的计划,就是可以给你买一台拖拉机的指标,一台拖拉机(价格)不到1万1.”于是万钢便和大队的书记从信用社贷款买了一台。“然后我们用拖拉机在城里边拉砖拉石头搞副业,干了3个月,回来以后带着1万多元钱还了贷款。”就在那个时候,万钢学会了对拖拉机的整体维修、保养。

  不过那时的万钢并未想到,日后他要解决的难题远远超越了柴油、汽油这些简单问题,而是极端复杂的新能源汽车新命题。

  “酷”,不止于奥运

  在熟悉国际技术形势的万钢看来,中国很多技术都是在走着“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老路,技术研发短板使得中国“一步落后,步步落后”。对此,万钢上书中央领导,提出“把发展轿车洁净新能源作为中国汽车工业跳跃发展的起跑线”的战略性建议,中国汽车产业要跳跃式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个切入口。“在新能源技术我们的差距没有那么大,也只有在新领域进行研发,才能规避这些问题。因此,发展新能源汽车既是中国汽车业战略发展的机遇,也是必须要抓住的机会。”

  时任科技部部长的徐冠华,在与万钢一番长谈之后,当场拍板:成立电动汽车重大专项组,前期先设立规划组,万钢任规划组组长。“你去规划,不管多少我都支持,这件事情认定要干,哪怕是一路黑,你也要走到底。”这样,万钢被科技部聘任为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总体组组长。学而优则仕。2007年5月,已加入中国致公党的万钢出任科技部部长,成为中国首个党外“部长”。

  奥运会期间的500辆电动车,就是万钢交出的首份电动汽车“答卷”。一位北京交通负责人告诉万钢:“总有媒体问我,奥运会之后还搞不搞新能源汽车,发展状况怎样,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

  “下次记者再问你,你就回答,奥运之后,我们会通过北京的示范作用和辐射效应,通过政府支持的方式继续在各地推进这项工作。新能源汽车的运营规模会越来越大,组织服务会越来越好。”

  “酷”,不止于奥运。■

  杨澜:如果都改用混合动力汽车,空气质量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万钢:每一辆汽车都减少30%以上的排放,大公共汽车甚至是零排放,效果几乎和单双号出行一样。其实,利用科学技术能够达到单双号控制的效果。

  杨澜:就相当于减少一半?

  万钢:对。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