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遵道镇重建样本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8日 13:09  《商界评论》杂志

  在一幅基色惨淡、满目疮痍的图景中,一束七色光喷薄而出,迅速照亮这块灾难深重的大地。由人民信心、政府决心和民间爱心汇聚的这束希望之光,所到之处,万物复苏,被地震扭曲了的腰板重新开始挺立,受苦受难的人们开始重建自己的家园……

  本刊特别报道组的遵道镇之行,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政府力量与民间力量的协同作战和无缝配合的重建样本,虽然还在摸索中前行,但是,在艰难的震区重建道路上,这是值得肯定和推崇的! 

  遵道镇基本情况

  遵道镇位于四川绵竹市西北部,幅员面积32.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9505亩,辖10个行政村,104个村民小组,1个居民委员会。截至2007年末,总人口21529人,其中农业人口20314人。工农业总产值达33.34亿元,实现利税总额9.46亿元。财政收入5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74元。辖区主要企业有龙蟒化工集团、绵春贡酒厂、盘龙化工、加林备件、宝丰复合肥等。

  遵道镇是5•12汶川大地震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截至6月4日,死亡483人,伤3000多人,其中重伤580人;98%的建筑物倒塌,余下的均为危房。

  5月27日一早,我们从德阳市区赶往绵竹遵道镇。

  绵竹,名列四川十强经济县的第二位,富饶之地,鱼米之乡,如今成为重灾区,用绵竹人自己的话说:经济倒退至少20年!而青山绿水的遵道镇更是毁于一旦。

  一路上,两旁到处是倒塌的房屋,偶尔可见一些帐篷及居民用花条纹布搭成的简易“帐篷”。进入遵道镇境内,记者发现帐篷数量多起来,而且废墟的清理也走在了前面,至少四五处成片倒塌的房屋被清理成完整的平地。

  在镇政府临时办公点,镇党委书记林建华正在召集相关人员布置任务,忙得一头汗水,他略带歉意地让我们在隔壁的板房内等一下。一位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林书记原是绵竹市司法局的干部,刚调到镇上当副镇长不到两个月。5月12日地震震垮了镇政府办公楼,党委书记邱勇、年仅26岁的副镇长李伟等4名镇干部不幸遇难。林建华从3楼窗户跳下来才逃过一劫,惊魂未定,就开始带领群众积极开展救援,因忘我工作,被火速破格任命为镇党委书记。隔壁的板房内,隐约传来林书记在布置将孤儿妥善安置在受灾较轻家庭的事,一会儿又在召集万科设计人员商量在帐篷不够的情况下,现有材料怎样搞出较结实的自制帐篷……

  2万人的吃穿用住难题

  半小时后,林书记坐在记者面前,向记者描述了灾情的严重和救灾重建工作的艰巨。

  5•12地震,全镇2万多人,伤3000多人,重伤580多人,死亡483人;全镇98%的建筑物倒塌,余下的均为危房。镇机关完全陷入瘫痪,林建华从废墟中爬出来,还没来得及从悲痛中走出,就开始尽力聚集幸存的机关人员和各村共产党员,成立了12支共产党员服务队,配合部队全力挖掘被埋人员、组织发放救灾物资和安抚群众。14日,又成立了遗体清理小组、稳定保卫小组、后勤保障组、临时医疗组等,各项救援工作正常有序展开。灾后的前五天里,基本都在紧张的救援中度过。

  紧接着,2万多受灾群众的吃穿用住以及生产等问题让林建华大伤脑筋。

  吃的问题,政府基本解决了,每人每天发放救助金10元钱和1斤米,送水车也能基本保证饮用水问题。各村自行派车到镇里领取物资,有的偏远没通公路的村实在不行就让干部党员带头扛着去。

  穿的问题还不大,人们从废墟中抢出来不少,加上社会和部队捐赠的,也基本够。

  用的问题比较突出,锅碗瓢盆被砸了个稀烂,煮饭都成问题,几十家人凑在一口锅前排队煮饭,从上午煮到晚上都还轮不完一轮。方便面解决了暂时的问题,但也不是长久之计。

  生产的问题是人手不够,大部分农作物还没有受损,麦子和油菜已经熟了,需要抢收,之后又要抢种水稻,要将损失降到最低。但是时间紧迫,又缺少农机具。这时,政府雇用机械化收割队来帮忙,每亩70元的收割费政府承担。湿的粮食不用晒干,政府以每斤0.72元的市价敞开收购。村民们都是老把式,生产自救的劲头也足,短短十来天80%的农作物抢收出来。只是,偏远山田的抢收工作仍然困难重重。

  最麻烦的是住的问题,房屋尽毁,2万多人待在废墟上怎么办?这次地震来得太过汹涌,受灾面广,道路受损严重,最初每个镇只分到几十顶帐篷,各村一摊,连遇难人员家属、孕妇安置都不够。彩条布供应多些,每户可以领到10米,也就够搭个睡觉的矮棚,连腰都没法伸直,一下雨里面就潮得流水,不下雨又闷热难当。村民们想对尚未垮塌的房屋简单加固使用,但又没有专家来评估房屋受损情况,余震又不断。有条件的村民想着自己新建房屋,政府又不准,理由很合理:一是地震带地质勘测没有结束,是否还能再建房屋,还未有定论;二是新的城镇规划还未设计出来,所有永久性建筑物必须在规划出来后,按址修建;三是趁百废待兴之机,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实行村民聚居,改变过去散居的状况。单独自建房屋也不符合这个趋势。

  市里的消息传来,重建规划8月底才能拿出来,永久性安置房需要3年左右才能建成,帐篷缺口巨大,活动板房短期内全部解决更是奢望。统一安置需要时间,而且很多村民都有在自家田边建房的习惯,虽为废墟,故土难离。有专家提出,向每户村民补贴8000元自行搭建新房。但有的村民为了省钱,可能只在原有损毁的房屋基础上加固凑合着住,这又会埋下安全隐患。

  整个灾区要完成100万套活动板房的搭建,按现在每天6000套的搭建速度,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搭到遵道镇来,这也不行,那也没辙,林建华都急白了头。

  这个时候,王石出现在他面前。

  林建华对记者说:“万科帮了遵道镇大忙,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镇政府办公活动板房就是万科在21日搭建完成的。你们看到的4个城镇居民聚居点的帐篷也是万科无偿搭建的,具体情况你们可以采访对面的万科遵道镇工作室。”

  我们注意到,在镇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幅镇指挥部架构图,上面明确标注:总指挥林建华、副总指挥朱保全(万科),在安置区建设及灾民安置管理一栏的负责单位里也有万科。

  走进万科遵道工作室(一)

  遵道镇政府办公楼在5•12地震中完全倒塌,在原址上,两排漂亮的白色钢结构活动板房成为这个镇的指挥中心和服务中心所在地。据镇干部介绍,万科在两三天时间内,于21日建成300多平米的镇政府临时办公用房,并配置了办公桌椅。新建办公房屋顶使用钢瓦,墙体采用保温防潮隔热材料,屋底加防潮层铺设木板,每平方米成本价在460元左右。

  就在镇政府办公室对面一排新板房的门口,贴着一张写有“万科遵道抗震救灾工作室”的白纸。我们走了进去。

  一位和王石一样留着平头的年轻人接待了我们,他叫郭军,万科北京公司总裁办主任。他向我们介绍:万科集团办公室主任朱保全是万科在这里的总指挥,不凑巧,他去市里协调安置房建设事宜去了。

  郭军是以志愿者的身份报名参加此次援建的。在万科决定对口援建遵道镇的消息传出的第一时间里,万科集团即有300多名志愿者报名。最后,正好休年假的郭军被选中作为第一批志愿者的队长。采访中,他的母亲打来电话,为了宽母亲的心,还“撒谎”说自己在北京。他的脚在一次清拆废墟中受了伤,否则今天我们不可能在板房里见到他。

  据郭军介绍,在汶川地震发生四天后的5月16日,董事局主席王石和总裁郁亮就奔赴都江堰、绵竹等地考察灾情,整个援建工作从5月18号即开始。

  进入5月,成都万科尚有130多万平方米的商品房在建。5•12特大地震发生后,成都万科立即停止在建工程,抽调20台大型工程机械,组织了160多人的首批援建队,奔赴地震重灾区绵竹市遵道镇。

  5月18日上午10点,万科救援队到达遵道镇。王石与林建华书记做了简单交流,首先说明万科将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所有援建均为无偿,并且今后也不在这里建设盈利性项目。具体工作方向是遵道镇新城镇规划设计、帐篷及活动安置房的搭建、废墟垃圾的清理填埋以及镇办公楼、学校、镇卫生院等永久性建筑的建设。所有项目为无偿捐助。双方意见迅速达成一致。

  为便于统一协调指挥,经绵竹市政府批准,万科援建队的总指挥、万科集团总裁办主任朱保全担任遵道镇抗震救灾副总指挥。随后,万科援建队分为选址、平场、搭建三个组,同时在三个备选地点开工搭建帐篷和板房。日夜奋战在重建工地上。

  所有捐建项目均根据政府规划进行,包括购买帐篷、板房等投入,都坚持一个程序:万科用于援建的资金交给绵竹市民政局,将所需物资清单一并提交,由政府统一采购后定向划拨给遵道镇。“避免网友骂我们买不好的材料,也为了处理好民间救灾力量和政府统一规划上的关系。”郭军说。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