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从神庙到鸟巢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8日 10:59  财时网-财经时报

  ◆ 本报记者/田茗

  走出古希腊的神庙和竞技场,奥林匹克运动走过了2000多年岁月,由古老的宗教仪式变为项目丰富的体育盛事,如今,它又来到了历史悠久的中国,将在这里写下辉煌的篇章

  从帕特农到鸟巢,从奥林匹斯到北京,在积淀了2784年的历史后,奥林匹克运动已经成为一个恢弘的社会文化现象。一项始于希腊的盛事,一个遥远的文明,居然可以通过一个现代仪式,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引人无限遐思的背影。而奥林匹克建筑也无不为我们的遐想提供美好的历史考据。

  神庙雕刻历史

  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西部的克罗尼斯山旁就是奥林匹亚,作为古希腊宗教中心地之一,奥林匹亚是希腊神话中主神宙斯的圣地,古代希腊人不仅在这里举行庆典祭祀宙斯,还举办盛大的竞技活动,也就是我们如今奥林匹克盛会的前身。即便现在看来,希腊古奥林匹亚遗址是一堆杂乱的石头林,但这个看似平凡的地方,却肩负着一个伟大的使命,为奥林匹克建筑奠定了基调并注入了神圣元素。

  古希腊奥林匹克遗址群主要包括有神庙遗址和运动场遗址,而神庙作为一个城邦的重要活动中心,它也最能代表那一时期的建筑风貌。古希腊人的生活主调为宗教,因此古希腊的建筑最宏伟美丽的非希腊神庙莫属。古希腊人认为,神比普通人更加完美,他们供给神居住的地方理所应当比普通人更为高级。所以,希腊最早的神庙建筑模仿了贵族的居所,有着长方形的门廊。直到后来加入了柱式设计,早期的“端柱门廊式”就逐步发展到“前廊式”,即神庙前门廊是由四根圆柱组成,以后又发展到“前后廊式”,到公元前6世纪前后廊式又演变为希腊神庙建筑的标准形式——“围柱式”,即长方形神庙四周均用柱廊环绕起来。总体来看,希腊神庙建筑风格是庄重典雅,具有和谐、壮丽、崇高的美。这些风格特点在各个方面都有鲜明的表现。

  圣地最醒目的地方,矗立着雄伟的众神之王宙斯的神庙,这个罗奔尼撒地区最大的神庙始建于公元前741年,有着当时整个希腊地区最重的立柱,无论从规模、完美的比例、整体建筑理念来看,都堪称多利克神庙建筑的登峰造极之作。

  在克洛诺斯山丘的南部山脚,坐落着宙斯妻子赫拉神庙。它建于公元前600年左右,是希腊最早的神庙之一。在高大的石基上,迄今仍残留着几根灰褐色的高大立柱,暗示着昔日的壮丽。赫拉神庙也是圣地内最老的围柱式神庙和希腊最早的多立克式神庙之一。最初的赫拉神庙是木制的,后来才渐渐改为石头。因为这个改修历时较长,各部分的风格也有所不同。

  古奥林匹亚圣地的东北端,一条过道的入口豁然出现于16尊宙斯的青铜像身后。这条被称做“隐秘之道”的过道直接通往体育文明的圣域——古奥林匹克竞技场。这条被称为“隐秘之道”的过道直接通往体育文明的“圣域”——古奥林匹克竞技场。过道的一端是言辞,如同人脑的左半球,另一端是无法言语的惊叹。一边,人声鼎沸,有学者、诗人、演说家;另一边,同一群人,默然无语,一动不动,沉醉于、痴迷于一种前所未有的人类活动中,难以解释,异常神秘。体育场空间广阔,呈狭长状,两端半圆,中间是一块长200米左右的泥地。

  无数的人群,从东方和西方赶来这里,看谁在赛跑中能最先从泥地的一头跑到另一头!不论获胜者是谁,人群都争先恐后地簇拥上去为他欢呼。在这场最高形式的拼搏中,人们看到的是赤脚的跑步者脚下尘土飞扬,正如塞莫斯·古里奥尼斯所言“尘土飞扬的那几秒钟雕刻了他们的人生,也雕刻了人类的历史。”

  古希腊文化未曾离开

  自公元前776年起,奥林匹亚就开始了奥林匹克运动会旅程。这个每4年一次的运动会一直延续了1000多年。每逢奥运会期间,各城邦放下兵甲,共享和平。古希腊对人的身心自由健全发展的追求都是在对神的膜拜中完成的。这也可以说是古希腊文明的一大特点。因此,奥林匹亚建筑,也是在以祭祀为目的的运动会中发展起来的。奥林匹亚圣地所有的建筑物自然地分布在一定空间里,并且保持着一种自然的平衡。而每一座建筑物又富有自己的造型特点,从而在奥林匹亚形成了一个参差有致的建筑群,给人以强劲的力量感,具有震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1896年4月6日下午3点,希腊国王乔治一世庄严宣布: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沉寂了1500多年的一项古老的仪式,终于在现代社会重新出现了。这届开幕式是在雅典的潘那辛尼亚体育场举办的,虽说是在雅典古运动场的废墟上重建而成,但这并不是遗迹,而是建筑师们的杰作。为了举办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希腊建筑师安·米达休斯仿效古希腊罗马风格重建了始建于公元101年的潘那辛尼亚体育场,并使它与整个城市的古典韵味保持一致。体育场保持了古希腊晚期建筑的外形——长马蹄形。马蹄形的开口处修有石柱廊供观众出入。整个体育场就像一个宏大耀眼的大理石建筑物。

  第一届奥运会的体育场虽然朴实而简陋,但我们却可以在它身上看到日后许多体育场的身影。显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材料由石块变成了钢筋水泥和玻璃,建筑理论和流派层出不穷,体育场馆的式样也出现了越来越多新奇巧妙的设计,但体育场的大体形状却没有变——都是椭圆形的运动场加上四周开放性的看台。这样的设计,促使运动员、观众与体育馆形成了良好的互动,这种展现平等和共同参与气氛的建筑,或许是古希腊建筑所传承的宝贵遗产。

  鸟巢——奥运新符号

  走出古希腊的神庙和竞技场,奥林匹克运动走过了2000多年岁月,由古老的宗教仪式变为项目丰富的体育盛事,如今,它又来到了历史悠久的中国,将在这里写下辉煌的篇章。而古希腊建筑的灵魂并没有因此销声匿迹,它所传承对建筑的本质看法并未改变,倘若人们明确要恰当设计一个建筑物的维度,就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比例。这种观点是希腊人的,不管在本质上,还是在选择适当的比例上。

  8月8日的29届奥运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它坐落于奥林匹克公园建筑群的中央位置,如同巨大的容器。高低起伏的波动的基座缓和了容器的体量,给了它戏剧化的弧形外观。体育场的外观就是纯粹的结构,立面与结构是统一的。各个结构元素之间相互支撑,汇聚成网格状——就如同一个由树枝编织成的鸟巢。其灰色矿质般的钢网以透明的膜材料覆盖,其中包含着一个土红色的碗状体育场看台。在这里,中国传统文化中镂空的手法、陶瓷的纹路、红色的灿烂与热烈,与现代最先进的钢结构设计完美地相融在一起。

  谈到鸟巢的设计理念,设计师李兴钢曾这样描述:“它设计的起点是赛场和看台,我们最后通过研究得到了一个非常古典的看台的形状,就是一个边沿起伏的看台。看台外面需要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和对观众的防雨、防晒的功能的要求,我们需要有一个外罩把这个看台笼罩起来,从屋顶到里面把它笼罩起来,这个外罩实际上是延续的看台的形状,也是一个东西高、南北低的,起伏的一个造型。这个外罩又需要有一个结构把它支撑起来,最后我们寻找到的是一个编织式的结构,这个结构最后我们用鸟巢,大自然的鸟巢这样一个很生动的形象来描述我们的结构,就是大家最后看到的鸟巢。所以,说起来是从一个体育场的本质出发,最终得到的一个很崭新的设计。”

  碗状座席。这些座席环抱着赛场的收拢结构,上下层之间错落有致,无论观众坐在哪个位置,和赛场中心点之间的视线距离都在140米左右。“鸟巢”的下层膜采用的吸声膜材料、钢结构构件上设置的吸声材料,以及场内使用的电声扩音系统,这三层“特殊装置”使“巢”内的语音清晰度指标指数达到0.6——这个数字保证了坐在任何位置的观众都能清晰地收听到广播。

  此外,“鸟巢”的相关设计师们还运用流体力学设计,模拟出91000个人同时观赛的自然通风状况,让所有观众都能享有同样的自然光和自然通风。

  “鸟巢”所呈现给我们的,首先是外观,从远处望着“鸟巢”时,会被它独特的外形和表现力所吸引。李兴钢颇为自豪地从空间转移角度向我们诠释了设计理念——“接着走进鸟巢,进入外壳与内场之间的观众集散区域。这个时候,就像是置身于一个非常热闹的城市空间,这里面有来自全世界的观众,你和你的朋友在愉快地交谈、约会、休息。最后,我们进入内场,外界的嘈杂与无序忽然消失不见,独特的钢结构被膜覆盖。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只是一个特别简单、纯净的空间。”

  李兴钢说,从最开始构思“鸟巢”,他们想要的就只是一个淳朴的、自然的竞技场地。“一切已有的人类活动的起点是其最为动人的时刻,而体育场的起点,就是人类对于竞技和欣赏竞技的原始追求。”■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