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保与企业竞争力的多年对峙最终通过搬迁化解,但大部分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尚不具备首钢的腾挪空间
文 | 本刊记者 何伊凡
那座冷冰冰的高炉像只失神的独眼,几只麻雀在它眼睑上跳来跳去整理羽毛,张顺勇弯腰,拣起一块碎砖头,远远向麻雀抛去。麻雀盘旋,又落下,其他厂区时常有小火车拉着暗红的铁水跑过,空气灼热,人声嘈杂,实在不是歇脚的好地方。
其他人也不像张顺勇这么清闲,他和麻雀的游戏周而复始。“我和它在一起的时间比老婆还长。”张指着高炉平淡地说,他食指上有段褐色的疤,是钢花的留念。这座4号高炉的寿命超过张的工龄,连续生产了35年零2个月。2008年1月,它和两台烧结机、两座转炉先后停产,按照一个与绿色奥运相关的承诺,首钢将压产400万吨,等于其在北京总产量的一半。
自天安门广场西行17公里,一片管道交错的厂区如同长安街延长线的句点。1919年北洋政府创办的石景山炼铁厂,如今已成北京的工业符号,也是它的环保心结。英国奥委会2007年一直在测试一种面罩,可以让运动员在中国训练时戴上。不管类似担忧在国人眼中何等小题大做,北京仍需采取必要措施净化空气,首钢搬迁就是显示这种决心的强烈信号。
钢铁工业所制造的污染主要包括矿石冶炼、煤炭焦化等流程中产生的粉尘和废气,以及钢渣、焦油渣等固体废弃物,它对水资源的需求也颇为可观。首钢的位置“上风上水”,上世纪60年代,远远就能看到厂区上空一个由黑色、白色、黄色烟雾缠绕成的“锅盖”,地面上的草也挂着一层铁锈,石景山区附近的白庙村,居民都给玻璃贴上厚厚的塑料布,防止粉尘进屋。一个不甚精确的数字是,最严重的时期,首钢在石景山粉尘排放量平均为每年每平方公里34吨。
1964年,经有关部门批准,首钢将钢渣统一倾倒在卢沟桥抗战纪念馆的西北侧。钢渣产生量大约占全部钢产量的10%,随着炼钢能力提升,钢渣山也日渐膨胀,到1991年已绵延1公里,高18米,重达300万吨,卢沟桥上著名的石头狮子,身上麻点越来越多,当地居民认为每天用夹带在风中的钢渣“洗澡”是重要原因,但北京环保局否认了这一说法。
在GDP为王时期,这是容易忽视的代价。上世纪70年代,时任首钢领导的周冠五去日本考察,看到高炉下都有花草,工人带着白手套工作。好胜的周冠五认为首钢应以此为样本,当时很多同事不以为然,认为不可能也无必要。这种想法引起了周心中的不安,他意识到环境污染的压力未来一定会掣肘首钢。
1979年首钢成为国企改革的第一个重大试点,采用利润递增包干,所谓“农业改革看凤阳,工业改革看首钢”,首钢的辉煌由此开始。1989年,其利润年增长率为全球钢铁公司的2.4倍。1992年邓小平视察首钢后,首钢获得了投资立项、外经外贸、融资三方面特权,1994年,其钢产量达到823.7万吨,为全国首位,宝钢与之相比还是个“小弟弟”。
这一时期,首钢开始在山东济宁、广西柳州等地考察,准备异地建厂,或寻求合作,也去了如今的首钢河北曹妃甸基地,当时那里还是一个荒芜的海岛。四处出击的原因一方面是钱包鼓鼓,另一方面在北京的空间压力已经呈现。
异地投资没有下文,而在北京,823.7万吨成为巅峰。周冠五在1995年初离职,时年77岁。自此首钢的产能原地踏步,“要首都还是要首钢”的问题逐渐成为一种呼声,答案自然不言而喻。此后钢铁工业的几轮大发展中,它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对手从身边一个个跃过。为弥补主业竞争力的缺失,首钢惟有大力发展非钢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