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当前宏观经济政策还有哪些改善空间(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2日 15:55 华夏时报

  第三,加速工业化进程所要求的深化的市场体制改革,将可能进一步推进我国的商品市场化和要素市场化进程。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战略,在相当程度上仍然是以增长为导向的。从2003年起中国开始出现明显的能源短缺,在改善这种短缺时我们采取的更多的是行政手段而不是市场手段,注重改善供给而不注重抑制需求,在许多情况下甚至通过牺牲市场经济的原则来保证经济增长。这就为我们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造成了限制。如我国电力价格倒挂、成品油价格倒挂的问题,本来就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在国际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就只能采取一系列的行政措施,来抵御这些国际冲击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这使我们在许多领域中,又回到了国家补贴的老路上。国家通过各种形式对企业和居民实施的各种补贴,现在已经到了相当大的规模,这种补贴的来源是各种税收,客观上又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这意味着相当大的资源是通过行政关系而不是通过市场来配置的,这势必弱化了市场机制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和激励机制。与商品市场化相比,要素市场化的进程还要滞后,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和土地市场,都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又好又快的经济发展固然需要政府干预,但科学合理的宏观调控需要有完善的客观基础,这就是我们在强调宏观调控的同时,强调健全市场体制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重要原因。

  五大方面政策环境或可顺应时势获得改善

  和2003年相比,我国经济持续向好发展的基本面虽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但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一些重要因素发生了改变。在2003年,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正处于最活跃时期,但是到了现在,原材料、用工成本的上升,汇率上升和国际市场的不景气,已经对这些企业的发展形成了严重的冲击;经过世纪之交的股份制改造,国有企业本来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良性发展时期,但是这些企业尤其是国有大型企业又面临严峻的挑战,如石化企业、电力企业、航空企业等,除了要实现自身的发展之外,还要承担本来应该由市场承担的社会义务,这就有可能影响企业的效益;基础建设投资的成本现在已经大大高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同样数额的投资所能形成的实际资产已经大为减少,这在客观上抑制了固定资产投资需求;从住宅需求、汽车需求等拉动当时经济增长的因素来看,井喷式的需求高涨时期都已经过去,不说是出现了拐点,至少是进入了常态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再想像前些年那样依靠某种特别需求的大规模增加(如高级家电、家用轿车和民用住宅等)来急剧拉动整个经济增长,已经很困难了;由于人民币升值、食品和原油价格的上涨和全球经济的衰退,对外贸易大发展的时期也已经过去。因此,从整体上看,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黄金时期现在可能已经过去,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国外需求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的增长将可能转入常态。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看,过去五年的经济增长又使我国的综合国力极大地发展,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失衡的局面已经有所改善,不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以及在本轮经济周期之前经济发展较缓慢的地区的发展条件已经大为改观,这又为中国持续的长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所以在我们看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发达地区由于地价持续上涨、劳动力成本及其他成本上升造成的企业经营环境及人居环境的改善空间减小的同时,还要看到更广大的地区发展环境已经有所改善。这些地区生产和需求的能力进一步改善将为中国经济增长创造新的条件。

  2008年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发生重要调整的一年,当前通货膨胀、经济成长和改善就业之间的均衡条件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而宏观经济政策也应该加以调整: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