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民政部领导谈地震孤儿收养聊天实录(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9日 18:12 新浪财经

  主持人权静:之前我们看到一些媒体的报道,也有相关的信息告诉大家有几个条件,除了王处长刚才介绍的这三个条件之外,我们还看到有一个条件说收养地震孤儿必须是无子女的家长才可以收养,那我们这个消息看到网上很多朋友说不应该有这一个条件,那这个消息是不是不准确的消息?

  王素英:对,我想大家完全可以没有这方面的疑虑,因为在《收养法》里面明确的规定,收养孤儿和收养福利院抚养的儿童弃婴不受自己有无子女和收养一名孤儿的限制,通俗地讲,收养我们这次地震孤儿的话,不受自己有无子女的限制,同时也不受你只领养一名这样的限制。

  主持人权静:即便是自己有子女,也是可以收养地震孤儿的,而且无论是收养一名还是两名,只要是达成了协议就是可以的,没有数量上的限制?

  王素英:对。

  主持人权静:我们来看最新的一个网友的留言,是不是请甘处长回答合适一些,他说听说有一些地震孤儿被收养了,是这样的吗?

  甘薇薇:来自官方的消息还没有。

  主持人权静:那刚才王处长说的这几个条件,我们之前也有网友询问,很多网友在讲述自身条件的时候,都提到了比如说我们是博士后,也有人说我们年收入几十万,可以给孩子非常优厚的经济条件,给他很好的生长环境,是不是在选择的过程当中,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可以优先考虑呢?

  王素英:我想应该是一个综合的评定,我们很难说某一条就可以作为一个最优先选择,那么收养我刚才讲了,应该是一个非常严肃、慎重的决定,它对孩子来说影响重大,特别是对地震孤儿来说,他是在瞬间失去了家庭,那么当他有了一个可以重新进入家庭的机会的时候,我想经济条件、学历这些都重要,但是都不是最重要的。因为我们知道和孩子交流,因为我们做家长,我们知道孩子需要的是什么?他可能需要的不是多么优厚的经济方面的能力,多么好的物质的环境,他需要的是什么?现在这些孩子他们刚刚承受了那样一种灾难,首先我认为这些孩子目前这个阶段心理上的康复,感情上的这种稳定确实是非常重要的,那我们在和这些孩子交流的过程中,我们想作为一个收养家长,领养家长,他们可能也应该具备相关的知识和能力,比如说如何去对孩子心理上进行抚慰,而不去刺疼他,我们注意到很多收养失败的例子,为什么会失败?前一段我也注意到一个唐山的孤儿,他描述了一个他被亲属收养的一个痛苦的经历,我想他的亲属收养他的时候,一定出于爱心,一定出于是对他的一种保护,但是恰恰缺少了一种技能,缺少了一种能力,我认为是,他会经常的跟邻居讲,我这是收养的地震孤儿,那么使得这个孩子一次一次地再回忆他失去家庭的那个痛苦,让他一次一次,已经从平复出来的心态当中又回去了,那么他就讲,实际上这个过程对他来讲是非常痛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他换了一个家庭,是另外一个亲属收养了他,但他依然很难和这个家庭融合,甚至没有办法去接受这个家庭,为什么?我觉得双方缺少了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成人的,缺少一种和孩子沟通的一种能力,其实这是很重要的。因为我觉得孩子接受、不接受其实真的不在于经济上的,我们说硬性的一些东西,经济上的然后包括我们学历上的,重要,但是不是最重要的。这是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我们都知道,地震给这些孩子会带来很多的伤害,其中包括身体上的伤害,在地震孤儿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残疾儿童,那么收养残疾儿童,他可能除了心理上的问题以外还有他康复方面的问题,你照料一个残疾的孩子跟照料一个正常的孩子,你所付出的是不一样的,所应该掌握的能力也不是一样的,有没有这样的一种能力,我想也是很重要的。

  再有我很想提醒我们公众,对收养真的是给孩子一生的承诺,你做好没做好这样的一种准备,千万不要,我认为这个东西仅凭爱心是不够的,一定要有一种长期的心理准备,才能做一个合格的父母。

  童小军:王处长讲得都挺好的,她强调了一点,咱们现在想领养孤儿的公众,爱心和热情都是不缺的,而且我跟王处长一样,身边也有一些朋友,意愿特别强烈,但是确实是光凭这种爱心是不够的,这个当中王处长可能没有特别强调的一点就是,你在收养这个地震孤儿的时候,首先收养一般的孤儿你要付出的就很多,除了爱心之外,你要知道怎么样去处理一些平常很小的问题,比如说这个孩子就该问了,我怎么到你们家了?我的爸爸妈妈去哪儿呢?这种问题的回答就涉及到技能,领养父母经常就觉得,我有爱心就可以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日常很小的事情都会刺激这个孩子,一般的这种普通的收养都会存在这种技巧的问题,对于地震孤儿又不一样,他对于大型的自然灾害以后,整个的精神和身体都是经过了震撼的,在这个过程中父母除了热情和爱心之外,他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帮助这个孩子处理灾害或者地震之后情绪的这个方面的问题,那么这种经历你有没有?技能你有没有?所以我们私下里也在说,在领养的过程当中,可能会考虑加入专业人员的评估以及培训和教育,这个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必要的,对于领养家长应该有领养前的一种培训和教育,让他们有一种意识,你有这种热情你还需要做哪些准备?你准备好了没有?一旦领养了那就是一辈子的承诺。

  其实刚才王处讲的例子,从我们专业的角度,其实是地震孤儿在经历了地震之后的创伤以后,家庭的再一次转换家庭就是再一次的创伤,对这个孩子来讲,整个的成长过程,对他来讲是相当不利的,那么这个过程我觉得应该这个亲属或者领养他的成人他不具备,就是说出了热情之外,他不太具备这方面的,对于领养这个部分他所应该具有的一些技能和基本的一些敏感度,就是对于如何帮助这个孩子,不论是心理还是生理上的这种健康成长,应该具备的一些技能。所以对于家庭的这种,领养的夫妻也好还是个人也好,对于他们的评估,比如说身体健康,说起来很容易也很刚性,但是这个身体健康其实包含了心理,除了这种疾病的生理上的之外,其实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健康,这种健康除了平常的生活之外,在面对这种,经历了这个灾害之后的这样的孤儿,就是有特殊的情绪问题和行为问题的,通常儿童经历了大型灾害以后,都会有一些特别的情绪问题,比如说,很小的一个事情可能就会触发他当时的痛苦的经历,那么你怎么安抚他?要给他什么样的空间?比如家长工作的转换,家庭的搬迁,很小很平常,对于平常家庭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对于这种经历了灾害之后的儿童来讲,他都有一个烦燥期,都有一定的反应,那么这个过程当中都是家长应该具有敏感度的,需要在精神上或者有意识,这些孩子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是需要给他支持和帮助的,所以真的是需要领养的这些好心人,确实是需要有这种心理准备,而且要有这个意识,不能着急这个过程。而且我认为地震孤儿的领养,可能宜慢不宜快,其实要有一个过程,不管是心理的专家也好还是社会工作者的辅导师也好,要给这些孤儿们有一个过程,要平复他们灾后的比较表面化的一些情绪,而且给他们一定的灾后辅导,心理辅导,让他们有一个良好的状态再进入领养家庭,在这个过程中,领养家庭也可以做相应的准备,这样双方面可能对于领养的顺利和后续的健康发展可能会有好处。

  主持人权静:童老师给我们一个很好的说法,领养地震孤儿不能操之过急,现在甘处长有没有关于当前情况的一些信息要介绍给广大的朋友们呢?

  甘薇薇:当前,从512地震发生以后,社会上各界纷纷要求领养的这种家庭有很多,包括我在办公室,每天要接到很多这样的电话,首先我们对广大群众这种爱心、热情表示感谢,也表示理解,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正像刚才王处长和童老师讲的那样,领养是一个法律的过程,不仅需要一定的法律程序,同时特别是对灾后儿童的领养,有别于一般平时我们社会的群众、家庭领养儿童福利机构里面的孤儿,这是有区别的,因为这样的孩子在这样的大灾面前他们心理都有很大的创伤。

  那么最近上周我在四川我到一些集中安置点也遇到这样的孩子,比如说我们有的其他,因为现在我们都在极力的为孩子寻找父母和亲人,当有的孩子知道了自己亲人的下落以后,并没有及时来领他的时候,他的情绪非常好,非常高兴,非常放松,但是相对那些至今没有任何亲人的消息的时候,都非常沉闷。比如成都儿童福利院目前就安置了两个从北川地震灾区来的孩子,一个是女孩,16岁,一个是男孩,14岁,这个男孩子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他的家人的音讯,我问他,我说你当时地震你在做什么?他说我身体有点儿不舒服,我去买药了,就在这一瞬间发生大地震了,回来以后就家也没有了,学校也没有了,那么到现在为止他不愿意承认他找不到妈妈,我说你知道父母现在什么情况吗?他说我不知道,他不愿意承认他父母已经不在的现实,有可能是父母在这一次地震当中遇难了。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