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记地理标志产品无棣金丝小枣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31日 07:14 中国质量新闻网
“寿果”下人间 ——记地理标志产品无棣金丝小枣
图为无棣县李楼村那棵种植于唐代的老枣树。 在山东省无棣县信阳乡李楼村有一棵种植于唐代的老枣树。枣树约有两人合抱般粗细,树干已经龟裂为三段,却依然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令人叹为观止。1990年,无棣县人民政府为此树立碑,名为“唐枣”。 美丽的传说 说起无棣的小枣,还有一个“天枣下人间”的美丽传说:一天,天宫里热闹非凡,各路神仙正应邀参加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北海龙王也带着他的龙官虾将前来赴宴。只因那看管桃园的孙大圣偷吃了仙果,使得这次宴会仙多而桃少。无奈,司宴官只好宣布“品尝蟠桃者仅限各路首领”。这样,北海大军就只有海龙王饱此口福了。为了照顾情面,玉皇大帝差天王李靖搬来一坛“天枣”,分给众多的龙官虾将每人一把。他们倍感皇恩浩荡,将“天枣”带回北海龙宫受用。“天枣”吃光了,枣核却深埋海底。若干年后,海潮渐渐退去,在一片广阔的海滩上慢慢长出了枣树,这便是今日的无棣小枣。 据《唐枣碑铭》记载,唐元和八年(公元813年),这里发生了大海啸,方圆百里一片水天泽国,唯有此树幸存下来。这棵老枣树虽在路边,但村里人从不折损其一枝一叶,他们已经把这棵老枣树尊为“寿树”,称其果为“寿果”,传说食用一颗可延寿三载。成熟后采摘下来珍藏,四方乡邻常求索为药引子医治疾病。为纪念这个美丽的传说,无棣县每年9月都会为庆祝小枣丰收而举行“小枣节”。 上乘的品质 无棣县栽培枣树历史悠久,始于夏商,盛于唐代,被誉为“华夏枣都”。全县现有枣树面积115万亩(约7.67万公顷),拥有枣树4100万株,其中小枣树2720万株,冬枣树1380万株,基本实现了枣农间作密植园化、宜枣耕地枣树覆盖化,人均1亩小枣密植园、0.3亩冬枣密植园的“两化两均”目标。枣面积、枣果产量均居全国产枣县(市)之首。1990年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生物学家贝时璋为无棣县亲笔题写了“中华金丝小枣第一县”。无棣金丝小枣因气候条件、地理位置特殊,品质独特而驰名中外,2005年无棣金丝小枣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无棣金丝小枣色泽美观,核小肉丰,金丝绵绵,甘甜可口,营养丰富,素有天然维生素丸之称,是很好的滋补食品。金丝小枣含糖量高达70%~80%,富含多种维生素及钙、磷、铁等矿物质,具有舒筋活血、散淤生新、开脾润肺、增强肌体免疫力、降低胆固醇等功能。金丝小枣还可加工成蜜枣、枣脯、饮料等多种营养食品。《本草纲目》记载:“干枣润心肺、止咳、补五脏、治虚损、除肠胃癖气”。 富民的产业 近年来,无棣县将枣业作为全县五大产业之一,大力实施“枣业富民”工程。 质量技监、农业、林业等部门连续多年组织实施“十万人枣标准化技术培训工程”,全县年均举办各类型培训687场次,受训枣农达到10.2万人次,先后制作电视专题讲座42期,滚动播放,收视率达到85%以上,印发各类技术意见34万份;同时,他们还大力实施无公害生产,先后制定并发布了《无棣县金丝小枣标准化技术管理规程》、《无棣县金丝小枣无公害技术操作规程》等规范性文件,建立了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并大力推进劣质枣品种改良,提升了枣产品质量,提高了产业效益。全县25万亩(约1.67万公顷)枣园被确认为无公害农产品,万德公司“枣星”和“枣乡”系列产品、舜园枣业系列产品、精大枣制品等先后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A”级绿色食品,并被国家质检总局确定为“全国冬枣、金丝小枣标准化出口生产基地”。无棣县质量技监局还帮扶全县11个乡镇建立起55处枣标准化示范园,面积达到28500亩(1900公顷)。该县质量技监局按照“严标准育名牌,抓质量建名牌,树龙头带名牌,广推介促名牌”的思路,积极帮扶本地枣制品企业做大做强,同时,以枣为媒,广泛吸引外来资金、技术,建成大型枣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研制生产出了白酒、果酒、饮料、食品、佐料、保健品六大门类40多个花色品种的产品。其中4种产品获山东名牌产品称号,5项在国内外获奖,4项填补了国家空白,年生产能力达1.8万吨,远销日、韩、法、美和我国港、澳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实现产值2.7亿元、创汇1460万美元。 目前,无棣县依托205国道建起了无棣金三角小枣批发市场,进一步活跃和带动了枣农进入市场,参与流通。小枣收获季节,各地客商云集无棣,产销两旺,“枣业富民”工程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中国质量报》 □ 王海滨 郝雪鹏 本报记者 丁莹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