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只奖作品 别养作家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31日 02:15 北京商报

  钱钟书老先生说:“如果你吃了一只鸡蛋觉得味道不错,又何必要见那只下蛋的老母鸡呢?”这话算幽默。不过,如果你成天瞅着一大群“老母鸡”在晃悠,但就是没看到几个鸡蛋,这事儿就不那么可乐。

  近日,知名作家莫言炮轰作家们养尊处优,指出“很多作家都在作家协会里‘专职’,哪怕十年不写作,照样有饭吃、有房住,报销医疗费用,这么养活作家未必是件好事”。

  专业作家制原本是计划经济的特色,据说只要捧上“专业作家”的金饭碗,这辈子的柴米油盐就算有了着落。结果大批江郎和南郭先生千方百计一跃龙门之后,窝在作协里N年不动笔头——当然,“零产出”也不妨碍人家顶着作家的光环到处走场子。

  不过这几年,随着圈里圈外的抱怨越来越多,各地作协都出现了“变专业作家(终身)为签约作家(几年)”的调整。虽然签约会不会沦为过场、签你还是签他的原则又是什么,这些事儿得另说。但很明显,就算是改良后的签约制度,也还是“对人不对书”,而谁能被选中养活(养几年都是养啊),还是得作协说了才算数。

  该不该拿纳税人的钱养活作家?要不要养一辈子?这俩问题争议一向颇大。但参考绝大多数国家的做法,恐怕都是不应该的,因为作家本该靠版税养家。而把国家财政拨款拿来“养作家”,再由协会来判定哪些作家是该养的,哪些是不该养的?恐怕不但复杂,而且成本极大。

  说白了,一个人是不是作家、是不是好作家只能用作品说话,作品出来了,市场认可是一方面,国家评奖给钱又是另一方面(最好由专业机构而不是行政机构评判),再怎么奖也是冲着作品,而不是作家。在作品出来之前,没有必要大伤脑筋斟酌谁更优秀、该养活谁,更没有必要鸡飞狗跳地愣要分出个谁是一级作家,谁是二级作家,否则就像给全国人民画大饼,还要大家比较哪个画饼比较大。

  正如吴冠中老先生评价美协和画院为什么该取消时的说法,画院里有一级画家、二级画家,这些是怎么评出来的?搞作品不如搞人际关系,弄得画家都在拼这个头衔,却没有好的作品出来。

  作协、文联等等也是这般,如果是论资排辈“养作家”,那国家就是拨再多的钱,也难成为那些无名作家、草根作家的雪中之炭,只能是那些知名作家、资格作家的锦上之花。而由国家补贴专业机构“奖作品”,就等于国家对文学的财政补贴逐渐向全社会的作家放开,虽然评奖班子、评奖标准一时半会恐怕还是显得比较“板”、比较“官”,但至少那些十年不写作的作家就不能再混日子、炒冷饭。

  把作家“养”起来不是好事,把部分作家“养”起来更不是好事。套用一个比喻,作家好比蔬菜,协会作家就是胡萝卜,说胡萝卜是蔬菜没错,说蔬菜是胡萝卜就有点不对头,要是继续偏心协会作家,下次就得说蔬菜是胡萝卜缨子,让我们彻底没菜吃,这可怎么了得?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