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东亚“利财通”半年缩水超60%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4日 02:13 南方都市报

  

东亚“利财通”半年缩水超60%
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是想借助专业机构追求收益,但往往容易忽视风险。本报记者高贵彬摄

  “其实我并不贪心,也知道投资有风险,但一款比市场降幅更大的理财产品,还叫理财吗?”日前,毛小姐向记者反映,其在去年9月所购买的东亚银行“利财通”产品,在今年2月,100美元投资本金目前市值仅为36.82美元,浮亏63.18%.

  对毛小姐的疑问,东亚银行(中国)总部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利财通”的产品期为3年,是否亏损要到产品到期日才能下定论。但毛小姐连串发问,“销售人员介绍这款产品时为何重收益轻风险?为什么赎回价格远比市场价格下跌得厉害?产品的设计是否有问题?投资结构为什么永远不对客户公开?”

  风险1

  销售员未能理解产品设计

  去年9月份左右,毛小姐想拿20万闲置资金做短期投资,正好收到东亚银行“利财通”的宣传短信,便前往咨询。

  “本金100%保障,第2个月的赎回几率81.27%,首月年收益率30%固定收益,当时销售人员告诉我,这个产品最适合闲散资金的短期投资。”毛小姐回忆说,“但结算日是按最逊色股票计算市值,他们没有跟我解释,等于完全没有风险提示,而销售人员也没有完全理解这款产品。”

  记者仔细阅读“利财通”的宣传单张,第一页解释了产品的亮点,包括“保护帐篷”、“有机会缩短投资期至两个月”等,而在第二页页末,以寥寥几句“相反若挂钩股票表现不佳,投资者将损失其投资本金”来解释其风险,其他大篇幅则用以解释收益,而产品的设定假设条件非常苛刻,短时间内难以完全理解。

  东亚银行(中国)总部相关负责人称,银行方面要求销售人员要详细解释产品结构、风险提示、最好和最坏情况下的收益情况,客户在明确后再进行客户适合度评估,通过后客户要阅读并签订风险提示,最后才签订委托合同。

  而记者走访东亚银行在深圳的几间分行,几位销售人员一开始均有意回避谈这款亏损严重的产品,转而介绍其他理财产品,但记者坚持要求对宣传单张中一些专业名词或产品的计算方式进行解释,几位销售人员都难以回答,最后只能请出客户经理回答。

  风险2

  赎回还要承担“赎回风险”

  毛小姐向记者提供了“利财通”的相关数据,从2007年9月28日到2008年1月28日,“利财通”所挂钩的4只股票中,下跌幅度分别为:复兴国际52%,大唐发电41%,中国人寿29%,招商20%,但同期“利财通”下跌近70%.

  “就算是按最逊色股票计算市值,复兴国际最多就下跌了52%,为什么产品下跌会超过60%呢?”毛小姐百思不得其解。

  东亚银行(中国)总部相关负责人解释,投资期内发布的赎回参考价格包括了很多因素,如股票波幅、利率、时间值、篮子股票的相关系数、股息等。他建议向深圳分行客户经理详细了解计算方式。

  东亚银行深圳分行一名曾姓客户经理对记者说,除了要承受挂钩股票下跌的损失,投资者还需要承受“赎回风险”,即银行买回投资者手中的产品,可能要以更低的市值卖出,中间所产生的差价,要原来的投资者埋单。

  “可是,谁知道你卖出的价格一定会比买回来的价格低?”毛小姐对这个答案并不满意,“这样一来,就是损失完全由投资者承受,银行就旱涝保收。”

  东亚银行方面则称,银行在市场上扮演的是中介角色,理财产品的表现事实上与银行利润并无关系,银行只是收取中间费用。“利财通”这款产品为最长3年期的结构性票据,投资者可根据到期金额来判断是否亏损。目前东亚银行暂时还未见大规模赎回。

  风险3

  结构理财产品设计复杂

  对于目前“利财通”这款产品价格下跌的现象,东亚银行统一对外解释说,是由于遭遇香港市场“不正常”,产品才有较大浮亏。

  但毛小姐质问:“投资者选择银行理财产品,就是希望依靠专家的专业理财能力,如果机构理财还靠运气,跟赌徒有什么分别?”

  中国银行一名理财分析师阅读了“利财通”的产品说明后说,从风险收益的平衡来看,“利财通”的产品设计的确比较冒险,所挂钩的4只股票都属于高风险产品,加上产品入市时间推迟到10月底,那时候港股正处于高度疯狂状态,也使后来产品损失加大。

  同时他表示,从产品说明上看,无法判断“利财通”所挂钩的4只股票的投资比例,因此也无法判断“根据最逊色股票的表现来计算产品市值”这个规则的合理性。

  东亚银行(中国)总部的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利财通”属于结构型理财产品,其产品设计比较复杂,在电话里面难以解释。但记者在发稿2日前发送邮件咨询,直至截稿前仍未收到回复。

  本报见习记者 石秋菊

  专家观点

  投资理财产品应研究充分

  太平人寿理财分析师刘文章则提醒投资者,对于自己无法了解的理财产品,要慎买。

  如果要投资银行类的理财产品,抱有中长期投资心态的投资者,最好选择一些平衡型、储蓄型的产品,收益相对稳定,风险也较小,在三五年内都可以不用动用这笔投资。但如果要进行短期投资,选择这类风险较大的结构型理财产品,还不如选择投资股市,因为投资理财产品,除了需要承担市场的投资风险,还需要承担产品本身的“赎回风险”,以及缴纳手续费等等,算下来收益并不划算。

  他建议投资者多关注产品的风险度,尤其要衡量自己对市场风险的承受能力。银行理财产品也包括不同的风险等级,投资者应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对应风险等级的理财产品。在购买理财产品时,应该详细了解其流动性风险、收益风险以及本金风险。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