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应急救灾中的政府与企业:消融冰雪的责任之道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0日 13:35 中国新闻网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2008年之初,中国南方突发冰雪灾害,《中国新闻周刊》第一时间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联合发起“雪灾紧急救援公益行动”。

  危机时刻,如何应对突发灾害、有效实行危机管理,不仅是对政府施政能力和社会运转能力的一大考验,也是国民爱心精神和企业责任意识的一次特殊检验。

  雪灾刚刚过去,《中国新闻周刊》新闻中国3月论坛邀请在抗灾中做出不同贡献的政府部门、企业与公益机构,共同探讨消融冰雪的责任之道。

   刘北宪:为企业参与社会建设总结经验

  在刚刚过去的南方雪灾中,现有应急体系还无法完全满足全社会突如其来的需要,在公众自主性日益增强的当代社会,如何实行危机管理,是对政府能力和社会的一大考验;天灾面前,基础设施的脆弱,应急措施缺口,是未来社会建设需要直面的难题。由此,企业为政府分忧补缺、参与社会建设的进程势在必行。

  这次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同步携手联合救助,初步体现出这样的崭新格局。海内外企业捐赠款物超过政府直接投入救灾资金,成为抗雪救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一个和谐的公民社会呼唤每一个有责任的企业、媒体和公民贡献力量。相信在成功抗击雪灾之后,这次探讨将可望为推动健全社会应急救助体系寻找契机,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参与社会建设总结经验。

  汤声闻:呼唤建立应急联动机制

  这次冰雪灾害不仅是对政府的施政能力、社会的运转能力是一次很大的考验,也是对于社会奉献爱心、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一次大检验。从整体看,这次的冰雪灾害政策应对及时有效。温总理四次下灾区,102个将军上路铲冰除雪,企业通过社会组织和政府给予大笔捐助,整个体系行之有效。

  但是,这次救灾工作也有不少值得探讨的地方。对于应急情况的处理,我们应该累积一定的经验,如果再发生此类紧急状态时,政府、企业、民间力量,以及保险业之间,该如何联动?希望今后能够建立一个比较好的联动机制,使得社会力量和社会组织能够在其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李全茂: 更多关注有社会贡献的企业

  南方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政府紧急转移安置166万人,中央协调紧急调拨棉衣、被198.8万床,保障温饱。

  截止2月23日,共有20个省和新疆建设兵团受灾,受灾死亡129人,失踪4人,其中没有一个是因灾冻死饿死的,都是因雪压塌房子或者道路冰滑事故而死亡的。

  救灾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灾区人民的顽强斗争和社会捐助起了重要作用,企业发展与民族、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企业的根本任务和最终目标是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国家政策应给履行社会责任的的企业更多关注。

 [1] [2] [3] [4]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