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持续发展:求解中国水危机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0日 09:25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李鹏 中国水危机 中国水危机!1999年,环境保护人士马军通过其著作《中国水危机》响亮喊出这个口号,自此,中国全社会求解水危机的意识迅速觉醒,实践渐次深入。 1999年的新年多少有些难过。1998年,长江、松花江流域爆发大洪水,几乎演变为全国性危机。马军在《中国水危机》中直言,大洪水与生态退化直接相关。严峻的现实验证了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科学逻辑。 洪水只是中国水危机的集中性表现。缺水和水污染才是每个国人日日面对的困境。根据多位水资源专家的分析结果,中国的缺水矛盾自20世纪70年代起就在国内多个地区蔓延发展。至21世纪,全国性干旱愈演愈烈。1999年—2001年连续三年发生严重旱灾,旱情一度波及全国二十三个省区。此时,人们才猛然意识到,“缺水已经上升为中国水资源的首要矛盾。” 另据不完全统计数据,全国600多个城市中,缺水城市达400个,日缺水约1800万吨,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500亿元。1990年起,缺水每年造成农业减产1000万吨到5000万吨,至今尚有2300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数据摘自《中国水危机》,1999年) 水污染则伴随工业化的高速推进而愈演愈烈。根据“中国水污染地图”的归集数据,每年,全国工业和城市污水排放量达630亿吨。“(这些污水)理论上足以污染全国所有的地表水源。”马军说。特别是21世纪以来,若干年间,河流不断告急。北方的海河、淮河和辽河变黑发臭,几乎成了完全意义上的排污沟;南方的太湖、巢湖和滇池由于接纳了大量有机污染物,造成严重富营养化,时常因藻类爆发而失去水源利用价值。 水污染的侵蚀速度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水是生命之源。污水在灌溉我们的农田,水利部有统计数据显示,被镉和汞污染的耕地已扩展至十余个省区。污水流入我们的鱼塘,致病菌、病毒、有毒有害物质往往会导致水生物患病,甚至大量死亡。现在,污水迫使我们的主要饮用水水源转向地下水,地下水开采的加剧将导致了更大的水危机。在淮河流域有些城市,污水甚至已经进入地下水层,导致50米以内的80%浅层地下水都已经变成V类水质,丧失了水功能。 我们之所以认为中国水污染问题愈演愈烈,理由是充分的。在表面,水污染从支流向干流、从城市向农村、从地表向地下、从陆地向海洋,不断扩散。在肌理,水污染和水短缺已经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几乎互为因果:缺水造成污染物难以被稀释,水污染又破坏了有限的水资源,极大地恶化了缺水问题。 我们直观感受到了身边的小溪、鱼塘、河流的恶化、消逝。同时,从全国的七大流域来看,水资源状况都不容乐观。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是,自1972年黄河首次断流,到现在,黄河断流期维持在200天以上,近千公里河床干涸,给黄河下游两岸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困难。水量缺乏导致大量泥沙淤积在水库和下游河道,造成严重的洪水隐患。同时,黄河水资源污染状况严重。在“中国水污染地图”上,黄河上中下游沿线各个城市、厂矿称得上中国水污染的重灾区。 长江则是洪水与旱灾并重。上游生态环境的脆弱导致洪水问题依然非常严重,而流域内旱灾的发生也有加重的趋势。干流水量虽还未有明显变化,但许多支流径流量不断减少,从1950年代以来,长江上游的二十多条河流平均萎缩了37.1%。长江污染问题突出,每年排入长江的污水达220亿吨,占全国总排污量的三分之一。随着三峡水坝的建成,库区流速减缓,自净能力大大下降,原有的污染问题有可能变得棘手起来。 海河流域,大小三百条支流,枝枝蔓蔓,两岸人民繁衍生息。但是现在,几乎是无河不臭,无水不干。据有关专家介绍,在海河流域,地下水严重超采,形成了一个超过七万平方公里的世界最大地下水漏斗区,造成地表沉降和海水入侵。河北一些城市地下水资源将在十年内采空,这成为促成南水北调的重要因素。 淮河流域生态破坏严重,水、旱灾害经常交替出现。加之上游乡镇企业的恶性排污,使得人口密集的下游城市常常陷入有水不能用的窘境,而没有替代水源的农村地区出现了若干“癌症村”,环境灾难开始造成公共健康危机。 在西北地区,降水稀少,相对稀疏的河流湖泊,支撑着广大地区的生态平衡。如今河流萎缩,湖泊水位下降,甚至干涸,沙漠与水源此消彼长,荒漠化问题突出,土地沙化速度不断加快。东北地区的松花江和辽河流域的水资源情况也在恶化。松花江枯水季节偏枯,造成严重旱灾,而洪水季节则容易形成水灾。辽河流域水资源短缺,污染极其严重。 在东南地区,虽然降水丰富,河流众多,但普遍面临水质型缺水,其中尤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最为严重。珠江三角洲集中了全国13%的径流量,但各大城市污水泛滥,饮用水水质堪忧。与此同时,中国近海海水水质严重恶化,很多海区赤潮泛滥,甚至面临变成“蓝色沙漠”的危险。 西南地区的水资源总量丰富,但面临的开发困境仍然可谓深重。高速发展刺激了能源需求的高速增长,发展水电成为解决能源短缺的重要出路,中国西南地区的大江大河成为了水电开发的主要战场。但是,无序的建坝热潮正在破坏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的水环境,威胁到当地宝贵的生物多样性和景观资源,以及原住民的生产生活。 中国水危机早已成为一个真问题,一个有待破解的大难题。 可持续发展 1998年大洪水之后,全社会环境忧患意识迅速觉醒,上升为国家意志就是,自此,“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国家战略,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并重。 可持续发展概念,源于1987年联合国发布的纲领性文件《我们共同的未来》,即《布伦特兰报告》。这一报告把单纯地考虑环境保护,引申为把环境保护和人类发展结合起来,亦即“可持续发展”。在这一思路的统领下,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里约宣言》,中国是签署国之一。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