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WTO零部件争端初步认定滞后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6日 08:32  北京日报

  本报讯 (记者涂露芳)世贸组织(WTO)就中国与欧盟、美国、加拿大的汽车零部件争端作出的初步认定备受关注。记者昨天从多方证实,这一认定滞后于国内汽车行业的局势变化,实际上对构成整车特征的零部件按整车征收进口关税的管理措施已经停止实施一年多,而为了争取价格优势,宝马、奔驰、奥迪等豪华品牌合资厂商也都在不遗余力地推进国产化步伐。

  中国2005年4月1日开始实施《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办法”规定,对等于或超过整车价值60%的零部件征收与整车相同的关税(28%),而不是中国加入WTO协议中规定的10%到14%的税率。欧盟和美国于2006年3月正式在WTO向中国提出了磋商请求,随后,加拿大也加入这一行列。

  国家信息中心产业与市场分析部高级分析师刘明告诉记者,在该争端诉诸世贸组织后,中方实际上已经作出让步,将构成整车特征零部件的特殊征税条款推迟到了2008年7月实施。目前,争端的最后结果难以预测,但如果中方败诉,则意味着零部件进口的特殊管理措施再无实施可能。

  不过,汽车合资厂商普遍认为,无论裁决结果如何,都不会影响豪华汽车的国产化步伐,这也是豪华品牌在华确立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以国产化率较高的奥迪为例,在华年销量已经突破10万辆大关。而宝马国产化水平提升后,销量也大幅攀升,2007年华晨宝马销量达到30600台,同比增长36%。

  宝马中国新闻发言人马庆生昨天明确表示:“自2003年宝马在华生产以来,一直强调在确保产品高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国产化率。2007年宝马在华的供应商已由2006年的60个增加到100个,采购金额也由20亿元提高到了36亿元。”不过,高端汽车品牌提高国产化率的确面临现实困难,在产量达到较大规模前,其核心部件的优秀配套商不会下决心跟进到中国投资建厂。目前,宝马方面没有正式披露华晨宝马的国产化率,业界估计在40%左右。而较晚实现国产的奔驰,今年的国产化目标还仅为10%。

  针对这起贸易争端,中国常驻世界贸易组织代表团14日晚已发布声明称,中方正在认真研究世贸组织专家组关于三方起诉中国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措施一案的初步调查结果,在专家组作出此案的最终裁决之前,不对报告进行评论。声明说,专家组的初步调查结果要经过各当事方大约三周时间的审阅和评论之后才能成为最终结果,而最终结果还要经过全体世贸组织成员审议并通过之后才能成为正式裁决,当事方还可以就正式裁决结果提出上诉。RJ033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