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券商直投全面开闸前夜机构早已蠢蠢欲动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5日 07:23 解放日报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去年中小企业板上市潮中赚得盆满钵满,让国内券商眼红;而创业板的渐行渐近,更是吊足券商直接股权投资的胃口

  本报记者 蒋娅娅

  尽管目前,国内券商直接股权投资仅在中金公司和中信证券两家公司试点,但众券商对直投业务早已跃跃欲试。

  记者日前获悉,除中金公司和中信证券外,光大证券正联手淡马锡,计划设立合资公司,从事创业投资、风险投资等直投业务;华泰证券则表示,公司正在紧锣密鼓筹备开展直投业务。

  另据透露,一些券商更是已经开始绕道尝试这一业务,如不少券商与信托投资公司合作,信托投资公司发行信托产品募集资金,参与直接股权投资,券商担当投资信托的管理人;部分券商则通过另外设立的投资公司,变相从事直投业务。

  诱人回报

  直接股权投资业务一经开闸试点,券商们的热情就压抑不住。背后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诱人的投资回报。

  对券商来说,虽然,沪深股市的“红火”,让其在去年获得了不菲的收益,但是,仅仅依靠经纪业务和自营等业务的盈利模式,是不可持续的,难以摆脱“靠天吃饭”的尴尬。开展直接股权投资,有利于改变券商“生存基础单一、盈利模式单一”的现状。

  目前,券商直接投资主要投向企业上市前的融资项目,投资企业成熟度相对高,风险则相对较低。企业一旦成功上市后,往往能产生十多倍,甚至数十倍的股权溢价,也就是说,前期投资至少能获得十多倍的收益。而从投资周期看,这类投资一般在上市前1年-3年左右投入,上市后锁定期约为1年,2年-4年就能获得巨额回报,机会成本相对较小。公开资料显示,国际券商的直投等非传统业务收入一般占总收入60%以上,在资本市场最发达的美国,则超过70%,如高盛投资工商银行、摩根士丹利投资蒙牛乳业等,都获得了超值回报。与之相比,国内券商来自非传统业务的收入占比不足5%,未来这一业务发展空间较大。

  一直以来,券商“缺位”直接股权投资市场,让嗅觉敏锐的PE(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这一市场如鱼得水,轻松赚得“盆满钵满”。自股权分置改革完成,沪深股市恢复IPO(新股首次公开发行)以来,企业IPO热情一直颇高。仅仅去年一年,就有上百只新股发行上市,尤其是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数量“井喷”,让PE们狂赚了一把。在沪深股市的牛市背景下,这些企业的上市,无一例外获得了超预期的高定价,PE股东的投资回报高达几倍甚至几十倍。数据显示,去年上半年,83家中国内地企业得到PE的投资,投资总额约为50亿美元;同时,PE通过企业上市渠道实现退出的交易,有25例。

  激烈竞争

  激烈的竞争不可避免。但业内人士认为,参与直接股权投资市场,券商和PE各有优势。

  券商的优势在于方便发现项目资源,并对企业发展的资本运作需求提供一站式服务。券商在做IPO项目过程中,往往会发现不少有潜力但还不具备上市条件的公司资源。如果券商以直投资本注入,未来将有机会获取更大收益。在一定程度上讲,IPO项目资源,就是其直投业务的项目资源,券商有能力判断项目有没有投资价值。目前,券商的服务已经涵盖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不管是投资还是融资,也不管是场内交易还是场外交易,券商均有涉足。因此,其在企业未来上市并购方面的服务上也具备PE不能比拟的优势。一家PE机构人士坦言:“券商一旦加入该市场,游戏规则不会改变,但市场格局肯定会改变。”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