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红河转型道与术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6日 00:11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文静

  红塔集团与红河卷烟集团(前身红河卷烟总厂,下简称"红河")合并计划在2007年仍未有进展,"云烟系"三大腕儿的走向显得更加引人瞩目。

  云烟系里,红河的产量规模最小,其单箱所创利润也并不算高。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主办评选出来的2007年度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名单当中,红塔、红云、红河三家企业分别排名第37位、75位、171位,在烟草行业入围名单的企业中分别位于第1位、第4位和第9位。

  2008年1月中旬,红河有新品上市。再度向中高档香烟冲刺的前夕,位于云南弥勒的红河总部,包括董事长邱建康在内的红河高层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邱建康直言:"红河最短的两条腿,是产品研发和营销。"

  在国内烟草工业兼并重组大势下,红河正面临着艰难的转型。此次转型能否成功,直接关系到红河在全国烟草工业中的地位,乃至生死存亡。

  营销长短腿

  红河集团的副总裁王家寿主抓销售,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流露出些许对营销方式的困惑。

  王在红塔营销岗位上已有15年。邱建康几次努力,通过云南省中烟工业公司才把他挖到红河。

  去年4月18日来到红河,时任总裁助理兼营销部门的负责人。去年年底,王被提为集团副总。

  去年刚上任,王就着手调整营销中心结构,但后来重心放在上新品,调整没完成。据业内人士称,红河的架构原来是"一中心三总部",即商务中心、制造总部、电气总部、机械总部,调整后变成了"三中心三总部",即将商务中心分拆为营销中心、产品中心、资源中心,电气、制造和机械总部。国家烟草专卖局要求企业建立营销、制造、采购和技术中心"四个中心",精简机构。因此,在架构上,红河还有进一步整合的空间。

  王家寿一上任就着手调整营销中心结构,但后来重心放在上新品,调整没完成。王说,红塔光玉溪卷烟厂就有180人跑销售,整个集团是600人,红云集团也有几百人的营销队伍,山东中烟和湖北中烟从事营销的都分别达700人。而现在红河营销中心约120人,人手仍严重不足。

  "营销人员少,导致红河无法和全国400多个市级烟草公司亲密接触,加之其营销人员又不驻外,久而久之,红河的客群关系非常薄弱,经常发生断货和货不能及时到位的情况。"业内人士说。

  云南烟草科学研究院院长程永照还建议,营销中心应该考虑搬往昆明,烟草的营销没必要和生产中心放在一起,一定要在物流交通发达的黄金位置。

  邱建康认为,前期红河在高档烟上的探索失利,关键是没有完成营销变革的转型。

  "明年(2008年)的销售任务不是一般的艰巨,而是相当艰巨。"王家寿说,"我也不赞成红河烟只是中档烟专家的说法,品牌发展壮大,是企业的必由之路。"

  红河从1985年成立至今,只有一个品牌"红河"。多年来,其销得最好的就是5元/包的甲级红河。一度达到单品牌销量全国第一的上百万箱。但邱建康指出,红河烟必须由中低档转型为中高档。

  首先,中国烟草消费增长很快,由烟草生产量小于计划量变为供不应求,表现为量的增长和结构的变化。

  其次,低档烟国家局规定有任务,利润再低企业也要生产。而只有高档烟,国家是"放开"的——企业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企业生产高档烟的动力显然是高利润。"烟草企业要做强,创造更多的税收,要靠高档烟。"邱建康说。

  红河去年先后推出的调拨价分别在20元/包和60元/包的高档烟,探索之路却不理想。邱建康承认其原因是,"产品研发成为短腿"。两大产品在包装上起步晚,市场进入晚,深受地方市场的区域影响。

  整合去路

  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中国180多家烟厂已减少到不足30家。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新闻发言人张修连介绍,2000年我国烟草行业有1181个卷烟牌号,经过大力重组整合,目前正在着力打造10多个重点名优品牌。

  目前,云南"三红"三足鼎立,至于今后的发展趋势,红云有关负责人曾对记者表示:"重组云南烟草不会例外,不排除今后进一步整合的可能。"

  "三红"中,论企业规模,去年,红塔集团和红云集团均实现卷烟产量上300万箱,红河完成160万箱,明显处于弱势;

  论品牌,去年,红云集团的"云烟"税利突破百亿元,成为全国单品牌创税利前三强。红塔集团的"红梅"产销量全国第一,"红塔山"产量上百万箱,"玉溪"销量突破30万箱。而去年,王家寿说,"红河"品牌在云南烟草一类烟(不含税调拨价100元/条以上)销量中只占0.5%。邱建康也承认,2006年,红河在"三红"中的增量与增幅最高,但去年却下降很多。

  此次转型,业内人士分析,摆在红河面前的是两条路——

  其一,在保证"红河"单品牌战略的前提下,通过进军高档烟杀出一条血路。但中高端的市场接受程度有限。

  其二,退到把大部分的指标都用于做中低档烟。但如果红河后退,其结果很可能是,在新一轮的重组中保留下品牌,但留不住企业。

  采访中,邱建康多次向记者强调红河受困于"计划笼子",计划指标的限制是红河的"硬伤"。但其实,红河做大的路并非完全堵死。业内人士称,实际上红河最缺的是四五元/包烟的计划,一、二类烟(二类烟指不含税调拨价在50-100元/条)的指标并不缺,计划大于需求。可通过指标在各类烟中调配。

  他指出,前几年,"三红"纷纷发展省外联营,这条路现在仍然可以走。记者获悉,2008年,红河和广西中烟、四川中烟就已达成了联营协议。"定向整合"则是另外一条路。今年国家局规定,半年交易上不能满足需要的企业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解决,但原则上是三类烟(不含税调拨价30-50元/条)以上的,即虽然国家局不可能再给红河多余计划,但可以通过调整企业间的计划来整合资源。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