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台湾房市真相解密 全台首次余屋大调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6日 10:58 台海网

  台海网12月6日讯十一月底台“经建会”公布最近房价信心指数,竟跌破SARS低点水位,吓坏房市消费大众,然而在此同时,外资、中资和本土法人却豪情挺进台湾不动产,到底房市真相为何?

  据台湾《今周刊》报道,二○○七年第四季,对于台湾房地产而言,是一个热闹却带着寒意的冬季,因为明明是同一个市场,却呈现完全不同的两种氛围。

  十一月底,由“经建会”委托不动产资讯中心调查的数据出炉,显示岛内民众对于今年第三季住宅房价综合信心由上季的101分,急降到八十八分,不但是连续第三季下修,更跌破2003年SARS期间创下的低点。顿时,走了四年的房市多头,瞬间冰封,似乎遭逢了第一个严峻的寒冬!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迷思一:人口负成长需求不济

  真相一:家户总数增加,一户拥多屋

  当前一般民众对房市最普遍的疑虑,莫过于“台湾人口成长趋缓,甚至将逆成长,加上房屋自有率高达八成,大批新建的房屋将无处去化、供过于求”的疑问。

  但据“内政部”统计,2001年至2006年期间,岛内人口总数共缓增了四十五万人,家庭户数却激增五十八万户,户数明显比人数成长更多。淡江大学产经系副教授庄孟翰解释,随着不婚族、单亲家庭剧增,以往三人成一户的主流家庭形态,逐渐变为两人甚至单身成户的小家庭,使得岛内户数越来越多。

  户数大增进而造成岛内住宅需求同步增加。于是,这六年来,尽管全台的住宅总量增加了三十三万户,却由于家庭户数多了五十八万户,因此住宅余绌数(编按:住宅总量减掉家庭户数,为余屋量的关键指标之一,数字越大,表示住宅越供过于求),已由六年前的二十四万多户,降至去年的近五万户。

  虽然向来持偏空态度的庄孟翰,并未对房市下定论,但除了家户总数增加,“一户多屋”的时代来临,再次推高房屋需求。根据不动产资讯中心调查,目前已购屋者拥有两间房子以上的竟占了53.6%,“因此,过去以一户一屋为基准而算出的房屋自有率高达八成,根本失真!”北区房屋首席总经理彭培业分析,若扣除为数不少的“一户多屋”家庭,以及考量继承、住在公有宿舍及与家人同住而名下无房的人口,岛内房屋自有率其实应只有六成,购屋需求仍然很高。

  另外,调查显示,台湾平均换屋期为11.4年,也就是说,十一年前买房的族群,已面临换屋需求,而推回到十多年前,正值台湾1986年到1995年的房市大多头,当时起建的住宅约为一百万户,若以换屋比率为三成推估,亦即现阶段至少还有三十多万户的换屋客出笼。

  “看房市需求,不能再用二十年前的老观念了!”北京建设董事长杨振宗说,尽管台湾人口减少,但家户总数不减反增,加上一户多屋的购屋效应,住宅需求反而与日俱增!

  迷思二:建商狂推案财务吃紧

  真相二:建商体质健全,销售顺畅

  除了需求,建商近年豪情推案,导致供给过多,则是消费者另一个疑虑的问题。但观察自2003年推案爆大量以来至今,以台北县市、桃园、新竹、台中及高雄等五大都会区的新推案销售状况进行调查发现,这四年来全台推案户数为四十四万三千户,但截至今年第三季已去化三十九万户,亦即四年来仅剩四万八千多户的库存,余屋率只有10.9%。

  [1]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