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蓝海之父”谈“蓝海”(2)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7日 14:53 金羊网-羊城晚报

  仅有新东西称不上“蓝海”

  记者:您在写这本书前,有没有想到它会有这么大的影响?

  钱·金:当时没有想过。现在它有32个版本,在182个国家发行,成为哈佛商学院出版社最高纪录,实在是出乎意料!

  记者:企业家现在热衷于谈论“蓝海”,每当有一个新产品推出的时候,就有人说是找到了一个“蓝海”,甚至有企业别出心裁推出“绿海”概念。作为“蓝海战略”的倡导者,您是不是认为这一概念有被滥用的嫌疑?

  钱·金:首先越多人谈论蓝海,至少证明大家都努力读了这本书,这是好的现象。但是,确实存在很多概念上的混淆,认为只要推出新的东西就是蓝海,实际上,蓝海不仅是新的东西。蓝海战略强调价值、利润和人员主张,如果没有这三个方面,仅仅推出新的东西,称不上“蓝海”。

  “蓝海”不可能一劳永逸

  记者:现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可能企业刚刚探索到蓝海,跟随者马上就把它染成了红海。

  钱·金:得先明确蓝海和红海的关系。索尼随身听以及现在的IPOD,之所以成功,不是因为它们是新的东西,而是它们提供了价值。实际上蓝海战略需要满足三个方面的内容———价值、人员和协调。一旦满足这三个方面,在很长时间里鲜有人能够模仿,因为这是整体的协调。比如蓝海开创者CNN、星巴克,它的模仿者都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达到那个水平,索尼随身听也在很长时间是这家公司的利润来源。

  蓝海战略还是一个动态概念,不是开创出来后就一劳永逸的。很多情况下有各种各样的方式使蓝海可持续。根据我的研究,蓝海一旦开创,平均10年之内无人能出其右。“我的理论可以持久”

  记者:在经济、管理领域每年都有很多畅销书。前些年出现的《追求卓越》、《基业常青》的生命力都只有5年左右,您认为《蓝海战略》的生命力能维持多长时间?

  钱·金:《基业常青》和《追求卓越》的分析单位都是企业,企业有兴有衰,所以理论不能持久。在《蓝海战略》中,我从未拿企业作为研究单位,而是以战略行动为分析单位。我研究了过去120年的历史,比较跨产业跨时间的区别和联系,寻找科学模式和规律,就像《相对论》找的是方法和方法论一样,这就是为何我认为我的理论可以持久的原因。

  记者:这样一来,会不会让你的理论看起来像一个不倒翁?

  钱·金:我的回答是,蓝海战略从来不基于因变量作研究,不基于成功还是失败。我会用一个蓝海创意表,来评估一项行动是否属于蓝海,并判断它有多大几率成功,有多大的利润率。

  上一页第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