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遭遇困境后 “中国制造”寻求新出海口(3)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5日 16:23 中国新闻网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柴海涛在“诚信企业家大会”上表示,中国将建立50个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以应对日益扩大的贸易摩擦,实施外贸转型。

   政府主导“集体出海”

  “政府的保驾护航,表明国家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大力支持,今后将会有大量企业在政策的引导下去境外建经贸合作区、到境外园区投资建厂。”专门从事外经贸政策研究的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马宇,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

  事实上,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的经营模式最早是由企业首创,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境外经贸合作区由民营企业开始推动,可却一直未形成规模。

  早在2005年年底,

商务部就提出了建立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对外投资举措,而这项工作在2006年初得到了确定。一位商务部官员说,当时,商务部内部工作会上提出了商务领域的12项重点工作,其中一项就是在境外建立经济贸易合作区。

  2006年6月,商务部开始实施有关建立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的计划,鼓励企业“走出国门”。此时,正是中国的对外贸易摩擦频发之时,因此,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成了商务部2006年启动的一项重点工作:商务部正式启动了扶助对象的申报和评标工作,同时,确定政府将出面,根据投资环境、市场容量及贸易安排等,选定一些国家,与东道国政府商谈,努力为企业争取当地优惠政策。

  商务部的积极推动,标志着园区建设由企业行为向国家意志转化,中国制造业由此拉开了于全球范围进行产业转移的序幕。

  “与之前企业‘单打独斗’在境外成立公司相比,‘集体出海’由于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配套,所以成本相对较低;而且当地政府给予的支持也会更多。”带领温州企业集体“走出去”的夏林红说。

  目前,政府已率先动用“政府攻关”在俄罗斯、赞比亚、柬埔寨、巴基斯坦等国设立了境外经贸合作区。

  加工贸易的新“出口”

  “第一批参加商务部境外经贸合作区投标的61家企业中,中标的只有8家,其中6家获得验收,温州民企占了2家。”夏林红告诉本刊记者。但获得验收的6家中,正式挂牌的目前却只有海尔巴基斯坦园区和中国有色金属集团赞比亚园区。

  据悉,申报园区建设的企业想要获得商务部的财政资金和贷款支持,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它需要经过严格的考评。比如未来招标项目质量的审核、评估工作将由商务部聘请的几个专家组完成,分别就投资环境和产业发展来考评。

  而通过建立园区,商务部希望国内生产能力较大、竞争优势较强的行业,如纺织、服装、鞋帽、箱包、家电、建材、冶金、塑料、有色、石化、医药及农副产品加工等逐步“走出去”,进入境外经贸合作区。这些大都是出口比重大、易受贸易摩擦影响或国内市场基本饱和的产业。 这些企业进入对外经贸合作区后,所获取的“实惠”是可以计算的。比如,康奈的做法是将半成品的鞋子运入园区完成最后组装(以正规通关计算,一双半成品鞋出口关税为5%,而成品鞋的关税则达到了15%),这样就可以标着“俄罗斯制造”销往购买力极强的俄罗斯以至欧盟市场,根本不需要担心“灰色清关”以及贸易壁垒问题。关税最起码减少70%,而入园其他各企业平均关税要减少50%。

  “目前合作区已有国内6家企业入驻,包括四家鞋企、一家木材加工厂和一个家具厂。预计到明年入区企业将达到20家。”康奈集团副总裁郑莱莉表示。

  据悉,第二批境外经贸合作区的投标申报工作,正在商务部的主导下进行,这种“集群式”的“出海”策略,无疑将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出口”。

  [上一页]

[上一页] [1] [2] [3]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