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安全发展观尚需理论实践突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7日 15:20 中国产经新闻

  安全发展观尚需理论实践突破

  访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副总经理刘锦章

  

安全发展观尚需理论实践突破

  中建总公司副经理刘锦章(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本报记者唐强报道

  安全生产管理事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是构建

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但一段时间以来,我国重大安全事故依然频发,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极大危害。

  建筑行业也是安全生产事故的高发区,安全管理责任重大。那么,建筑行业应如何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有效遏制各种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对此问题,《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于近日走访了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就有关建筑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方案和应急预案等问题专访了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副总经理刘锦章。

  《中国产经新闻》:目前,国内建筑行业也是安全生产事故的高发区,安全管理责任重大。首先请您介绍一下我国建筑业安全和中建安全管理的总体形势。

  刘锦章:2004年至2006年以来,全国工程建设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去年,共发生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安全事故882起、死亡1041人,分别比上年同期降低13.1%和12.7%。今年上半年,建筑施工事故和死亡人数与同期相比又分别下降22.9%和13.3%。近三年来,建筑行业的环境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也呈现了积极的进步,绿色施工和绿色建筑开始在行业内全面推行,节能减排工作较之过去有了明显改善。

  长期以来,中建总公司十分重视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始终把施工生产安全管理作为企业的头等大事常抓不懈,把环境保护工作作为企业的社会责任认真落实,不仅取得了明显的安全绩效,而且在同行业内率先推行施工现场环境控制规程,使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得到了同行业专家和领导的高度评价。

  中建总公司今年上半年安全和环境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安全事故和事件的发生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恶性事故和重大事故隐患明显减少。但困难和问题还很多,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形势还不稳定。对安全生产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以及当前安全形势的严峻性,要有足够的认识,应始终保持高度警觉,更要扎实认真地做好下一步工作。

  《中国产经新闻》:当前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存在哪些主要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刘锦章:当前建筑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事故总量仍然过大,损失相当严重;二是重特大事故增加,从今年情况看,建筑施工、水上交通和火灾等方面的较大、重大事故增加较多;三是部分地方和部分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被动状况尚未扭转,潜在隐患多,积累问题多。

  产生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可归纳为3条:一是安全理念和安全文化还需要培育和深化,“本质安全”和“安全发展观”还需要在建筑业内部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突破;二是安全管理还存在方法和技术的完善,比如,如何更好地运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如何提高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等等,需要业内做出研究和实践;三是安全投入问题,包括安全人员、防护用品、安全经费的落实等,安全管理的资源配置还需要加强和优化。

  《中国产经新闻》: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普通关注的问题,中建总公司对此采取了哪些措施?

  刘锦章:中建总公司非常重视安全管理,除了日常安全管理措施和检查外,发挥中建的集团优势,建立课题攻关梯队,组织选择研究课题,对一些施工现场普遍存在的安全疑难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编写和出版专题著作,指导、规范和提升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去年,我们针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方案、预案的策划、编制和实施方法的严重缺陷,组织人员研究、探索解决了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方法问题,出版了《施工现场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方案及案例分析》,《施工现场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应急预案及案例分析》,这两本书对建筑业的安全和环境管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同行业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中国产经新闻》:据了解,中建总公司把环境管理与安全管理结合在一起实施,对此做专项研究并出版专著,请问是基于什么原因做这样的考虑的?

  刘锦章:我们主要是基于对建筑业安全、环境形势的认识,以及对专项调查、研究现状和现场需求的分析结果。我们考虑到:一是安全形势严峻。近3年来的数据表明,建筑业的安全事故和死亡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建筑业占全部事故和死亡人数的比例很高,已跃入全国行业的第二位;二是建筑业环境污染严重。去年国务院发布的《环境保护》白皮书表明:中国作为世界三大建筑大国之一,环境污染损失和建筑活动造成的污染对国民经济和社会污染影响巨大;三是专题调查结果不容乐观。2005年第四季度,我们对某大型建筑集团60家子公司进行了专项调查,结果表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不符合项集中在管理方案、运行控制、应急准备和响应这3个条款上;四是我国至今还没有很好的相关专著。管理方案在国内外还没有专题研究的信息,《施工现场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方案及案例分析》填补了我国企业的相关空白,是国内的第一部专著,国际上也没有发现相关资料;五是现场人员的迫切需要。调查发现,20%的项目没有编制管理方案,30%的项目没有编制应急预案,已编的方案预案存在不同问题,内部、外部审核的不符合比例都高达18%以上。而且,约80%以上的现场人员认为当前的安全环境管理应该改进,40%以上的人员认为需要专项培训,而近80%以上的人员认为编写时根本找不到相关资料可以参考。

  《中国产经新闻》:专著出版后在行业中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和影响?

  刘锦章:专著出版后,受到了政府部门的重视。专家们认为,它深化了项目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而其实际应用也取得了良好效果。

  建设部质量安全司徐波司长担任编写顾问,他在百忙之中,从选题到编写一直给予我们悉心的指导、关心和鼓励。专著出版前,国家安监局王副局长审阅了书稿,并高兴地为专著做了亲笔题词,对专著扩大影响,对安全环境管理发挥指导作用寄予了厚望。

  去年9月,国资委、国家安监局在南京召开的中央企业应急管理和预案编制现场会上,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国家安监局李毅中、王德学等主要领导同志,分别对专著给予了好评,并感谢中建总公司为中国的安全和环保事业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和积极的贡献。同时,也得到业内专家和学者的充分肯定,他们认为,专著吸取了部分高危行业的安全环境管理经验,应用了先进的管理理念,涵盖的工程类别之广、涉及的风险和污染类别之多在国内是罕见的,它极大地拓展了建筑业项目管理的内涵。目前,这两本专著已经获得了全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成果一等奖,专著出版后,部分省、市的建设主管部门、建筑业协会等也邀请课题组举办培训、讲座和座谈等。

  可以说,专著凝聚了我国建筑业安全、环境管理的先进经验及最新成果,极大地拓展和深化了项目管理的理念与实践,有助于我们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环境管理,全面提升建筑施工行业的项目管理水平,为推动建筑业,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Z4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