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商寅泉:建设节水型城市是每一个北京人的责任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7日 15:19 中国产经新闻

  本报评论员 商寅泉

  今天,本报推出一组关于北京市“水”的报道。在距2008北京奥运会举办还有一周年的日子里,这组报道有着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

  水资源不足,一直是困扰北京发展的大问题。1.68万平方公里的境内没有大江大河,用水只能靠天。而北京一年365天里,降水又只集中在7月至8月这短短二三十天的日子里,1500万人口的特大型都市,人均水资源量不足300立方米,远低于联合国划定人均1000立方米的缺水下限。

  这就是矛盾。地理环境的天然缺水与国际瞩目大都市必需用水的矛盾。

  谁能缓解这个看似根本无法解决的矛盾,并且还能在愈演愈烈的不利天气条件下把水调度得井井有条,谁就是高手。

  做到这一点,需要大智慧。

  北京市水务局正在努力这样做。看一看这组报道,我们为这些“玩”水高手叫好。

  但是,光有这些高手在管理上的努力,还远远不够。北京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是需要每一个北京人的努力。这里所说的北京人,包括土生土长的、包括来北京奋斗的、包括临时赴京的、包括港澳台的、甚至包括在京工作学习或旅游观光的外国友人。只要你喝了北京的水,你就可以算是北京人,你就有一份为北京建设节水型城市的责任。因为,节水的制度可以从表面上约束人,而节水的观念或者说是责任感是我们建设节水型城市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北京是首都。落实

科学发展观,做到可持续发展,北京是全国的表率。目前,从中央到北京,都在为改善北京的用水环境做着巨大的努力,包括
南水北调
、中水利用、计划供水、定额管理、雨水收集、加大工农业生产用水和生活节约用水的管理力度等等,都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和改观。我们相信,只要把人的观念转变与用水制度很好地结合,运用科学手段大力推广循环用水,并以战略的眼光广开水源、降低水耗,北京将在水资源短缺的状况下,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独特道路。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