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闲聊陶渊明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7日 08:56 中国经济时报

  ■向路安

  读林语堂的书,真正是在领略大师的风采。随手翻开一篇,都能发现他字里行间透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闲适,顿时人也能变得智慧起来。看到有一篇讲陶渊明的文章,又让我想到陶渊明这个人。

  我是在初中时开始读陶渊明诗文的。他的文章都是作为重点要求背诵的。此外,还有李白和杜甫的也要求背。不管李白的诗歌多么浪漫、多么气势磅礴,不管杜甫的诗歌多么关心民生疾苦、多么深情,背他们的文章还是要花点时间的。但是,陶渊明的文章我却很容易背,三两下工夫就搞定了。当时我特别喜欢他的诗文。他的诗文总有一种说不清的况味,但对其内涵却没有太多的深究,就是读起来朗朗上口罢了。到了高中,课本里陶渊明的作品多了,而且也一一背诵了。那时才慢慢觉得,并不是因为好背诵才喜欢,而是他的诗里的确蕴涵着一种别人所没有的特质。读他的《桃花源记》,读他的《五柳先生传》,读他的《归去来兮辞》,真的是感觉到了“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让我能感受到一个文人的独特的也只有他才有的气息!

  陶渊明本是怀着美好的憧憬涉足仕途的,但很快发现自己误入了歧途,于是失意而归,从此寄情于田园生活。“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成就了他的人格,也流传千古。他理想的家园,他理想的生活方式,无不对后世的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虽然,他的理想王国没有莫尔所描述的《乌托邦》那样系统化但是在他的文章里,总能体味出一种难得的简朴、和谐而满足。林语堂曾说:“陶渊明是整个中国文学传统上最和谐最完美的人物他的生活方式和风格是简朴的令人敬畏使那些聪明与谙于世故的人自惭形秽。” 又说,“在陶渊明的身上,我们看见那种积极的人生观已经丧失其愚蠢的满足,而那种玩世的哲学也已经丧失其尖刻的叛逆性,而人类的智慧第一次在宽容的、嘲弄的精神中达到成熟期了。”这些精辟地说明了“陶渊明标本”的意义。逃出“樊笼”,只因为“误入尘网”。我们可以想象当时政治的腐朽黑暗,使他对政治失望,从而壮志未酬,仕途不顺,但心里还是怀有抱负,直到辞官回家后——在《归去来兮辞》中也可以看出他的内心:如政治不能好,那就求其次吧。他依然潇洒地过着乡村生活,在积极的生活中感悟人生,酷爱人生,始终都没有逃避生活。

  曾经有人批评他“逃避”。其实,他逃避的是政治,而不是生活本身。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