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西方不亮东方亮?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4日 13:03 保监会网站

  在全球市场流动性收紧、心态紧张以及价格走低之际,东方却有一块人气高涨之地。欢迎来到中国股市!今年该市场已较上年同期累计上涨75%,在全球其它市场关注美国次级抵押贷款风波、并进行抛售的时候,中国股市却几乎每个交易日都在创造着历史新高。中国股市在短时间内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从1984年上海小街道上的场内交易发展到如今,中国股市的官方市值已高达2.7万亿美元。过去一年来,中国股市成为全球表现最好的市场之一,平均市盈率约为50倍,许多企业的市盈率甚至超过1000倍。规避风险?把它译成中文可不容易。有人忍不住会将这种乐观人气视为一种难以为继的繁荣局面,一旦市场重新向基本面回归,这种繁荣就会消退。而事实则更为复杂。过去20年来,中国积累了庞大的流动性和财富,目前这些资金正锁定中国内地股市和房地产市场。5年以内,这些财富将如潮水般涌出中国,导致海外资产市场出现巨大波动。未来并不总是像看上去的那样。2002年至2004年间,由于利润增长缓慢,数以百计的(公司)丑闻,加之投资者对数量庞大的国有股心存忧虑(他们担心非流通国有股有一天可能涌入市场),中国股市看上去出现了问题。上证综合指数一度跌破1000点,许多人曾认为,这一市场很快将走到尽头。然而,近日上证综指已突破4800点;5000点似乎唾手可及,而一些乐观的人甚至预计,在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开幕前,上证综指有望达到8000点。在某些人看来,这似乎是个泡沫。今年5月份,中国政府出台了包括上调股票交易印花税在内的一系列举措,以抑制人气,防止形成更大的泡沫,对市场造成了冲击。但这些三心二意的措施,在企业利润增长、低利率和流动性充沛等因素面前败下阵来。当前繁荣局面的根源在于中国的金融史。即便在2004年之前,相对于其产品和服务规模而言,中国经济体系内部流动(和私下积累)的资金数额就非常庞大。到2004年,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比例达到160%,远远高于多数其它经济体。中国之所以做到这点,是通过在增长缓慢时期刺激其经济,或者是通过银行大量放贷,或是依赖预算刺激措施。近年来,更多流动性通过巨额贸易顺差(每月200亿美元)流入中国,还有外国投资和“热钱”的流入。中国央行(PBoC)通过冲销操作来回笼大多数流动性,但面临巨大压力,同时利率仍受到压制。2003年,这些资金开始流入房地产市场,然后在2006年中套现,流向股市。但未来3至5年内,随着中国的财富变得更富冒险性,并开始流向国外市场,这种情况将发生改变。目前中国已开辟了许多资金流出的途径。内地高净值投资者活跃在香港H股市场上,而散户投资者委托银行代为在海外理财的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计划,正越来越受追捧。确然无疑的人民币升值趋势,使这些财富被锁定在国内市场。不过,鉴于其每年5%左右的升值步伐,人民币币值将很快变得更为合理。中国的家庭和企业财富的自由度越来越大,预示着一个重大的变化。我们都知道全球化的中国带来的影响之一是:劳动力的相对价格下降,意味着“东西”更加便宜。第二轮的影响将大不相同。随着中国财富的全球化,中国私人购买资产的相对价格将逐步上涨。香港和温哥华的住宅用地、非洲的农田和亚洲的自然资源,将成为这些外流资金瞄准的首批目标。而第二批目标可能是在中国拥有大规模成功业务的企业。中国消费者正目睹许多全球性企业自身获得成功增长。对一种商品来说,“中国价格”将不再是全球最低价格。购买中国私人投资的资产,将支付可观的溢价。不要将上海证交所视为一个异常现象,而是要把它当作未来。[][41]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