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走出去之前 先戴好护身符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4日 10:40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郫县豆瓣、白家粉丝、陈麻婆、赖汤圆……这些大名鼎鼎的四川知名品牌因为在海外遭遇商标抢注而处境尴尬。放眼国内,这个“阵容”还相当庞大:王致和、恰恰、全聚德、老干妈……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内地至少有15%的企业商标在境外遭到抢注。 大批中国商标特别是“老字号”在海外被抢注,一方面说明中国企业的海外竞争力在不断上升,引起海外市场的关注;另一方面也是警示,说明我们在商标保护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给了抢注者可乘之机。 中国企业商标被抢注教训深刻。以联想为例,2003年,联想宣布放弃使用多年的英文标志“legend”,而将其换成“lenovo”。为何要舍弃旧商标花巨资再创新商标?原来,联想在开拓海外市场时发现,自己使用的“legend”商标已经在许多国家被注册,如果使用就可能导致侵权。无奈,联想放弃了旧商标而启用新商标。 再来看看发达国家的世界知名企业。日本松下在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商标1.3万件,美国史克在120个国家注册商标2.5万件,英国联合利华在世界各国拥有注册商标更是多达7万件! 与忙着抓生产找市场搞销售相比,我们的许多企业患有“商标短视症”。有的认为自己的商品不愁销路,因此无须去海外注册商标;有的认为商标知名度还不高,等将来有了知名度再注册也不迟;还有的则嫌麻烦,认为商标国际注册手续复杂、费用太高,于是干脆放弃了注册。结果,大量知名企业商标在海外遭抢注也就在所难免。 事实上,现在中国企业注册海外商标也并非想像中那么麻烦。目前,国内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已经迅速成长,通过国内的代理机构完成商标注册、知识产权保护已经比较有效。 对于一个立志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来说,海外品牌保护应该做到未雨绸缪。否则,辛辛苦苦培育多年的商标,就可能在海外被人抢注。而被抢注的代价是显而易见的,抢注方要么索要巨额转让费,要么进行商标倒卖,甚至以“侵权”之名要求赔偿,轻则给试图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带来经济损失,重则断送企业走向世界的前程。商标是企业产品的护身符,在我们准备走出去之前,应该先戴好这个护身符。 当一些中国企业在海外遭遇商标抢注后,我们遗憾地发现,只有极少数像王致和这样的企业诉诸法律手段解决争议,大多数企业选择了沉默。这里面固然有中国企业对当地法律缺乏了解,或者是海外维权成本太高的原因,但更多的还是商标保护意识的淡漠。 在我们痛斥那些别有用心的抢注者的同时,我们也应该问问自己,是不是给了抢注者太多的机会? 本报记者 李伟铭 秦立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