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国家倾力支持 中部步入发展黄金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0日 14:50 中国产经新闻

  本报实习记者 李敏霞报道

  针对中部地区的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发展相对缓慢的状况,2006年4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出台了36条政策措施,提出要把中部建成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以及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中部崛起成为继东部沿海开放、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之后的又一重要的国家经济发展战略。

  中部六省对中部崛起战略抱有很高期望。河南、湖北希望借此“中原隆起”和形成“武汉经济圈”;山西、湖南希望借助中部崛起政策,加快自身发展;安徽、江西既“东张”又“西望”,一方面积极融入东南沿海,一方面渴盼与中部其他省份一道崛起。中部六省希望中央加大对中部崛起的政策支持力度,支持中部建设全国粮食核心主产区,支持中部建立先进制造业基地,支持中部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造、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国有企业改革,支持中部解决交通设施的薄弱环节,支持中部治理生态和环境,支持中部教育卫生事业发展,支持中部减轻财政负担。

  事实上,“中部崛起”的意义远远超乎中部地区本身。在中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中部省份起着“承东启西”的作用。中部地区粮食产量约占中国粮食总产量的40%,这个地区的山西、江西等省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该地区的发展无疑有利于提高中国粮食和能源保障能力,缓解资源约束。

  中部六省人口3.61亿,占全国人口的28.1%,其中农村人口2.44亿,占全国农村人口近1/3,在这一地区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将有利于中国“三农”问题的破解,并通过农民增收最终助推“扩大内需”这一整体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

  中部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中部已成为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和国际产业转移的热土,加快建设一些城市群、城市带和城市圈。还出现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产品。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中部各省兴起建设文化强省和旅游大省的热潮。

  中部各省为了加快发展,陆续制定了各自的战略目标和发展举措,形成了争先恐后争崛起的良好局面。山西围绕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安徽确立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目标;江西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经济国际化和市场化;河南提出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湖北一手抓武汉城市圈建设、一手抓县域经济发展;湖南从打基础做起,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性工作。

  2006年,中部六省经济发展平稳快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达42961亿元,占全国20.5%。中部各省发挥产业基础好,劳动力和粮食、煤炭、矿产资源丰富、价格便宜等优势,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通过项目带动,大力招商引资。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6年中部地区主要经济发展指标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0月,中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0994亿元,占全国的比重提高到15.74%,各省工业增速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13090亿元,占同期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18.68%;进出口总额430亿美元,其中安徽、江西、湖北分别比2005年同期增长35%、45.1%、31%,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中部六省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中部六省将步入发展的黄金时期。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