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中经网]本周中国经济大事表(2007.08.11--2007.08.17)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0日 08:43 保监会网站

  1.经济运行高烧不退u 7月金融数据汇总: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8.48%;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20.94%;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各项存款1585亿元,同比多增181亿元;新增居民户存款减少91亿元,同比多减226亿元;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各项贷款2314亿元,同比多增597亿元。1-7月: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存款3.55万亿元,同比多增1781亿元;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2.77万亿元,同比多增4278亿元。相关:央行四发定向票据(2007.08.16)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仅一天之后,央行16日向部分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发行了1010亿元定向央票,这是央行年内第四次发行定向央票,再次显示了央行回笼流动性和控制信贷过快增长的决心。本次发行的定向票据期限3年,票面利率为3.69%,据透露,此批票据的发行按照各银行7月的新增贷款量分配:包括建行300亿元、工行270亿元、中行170亿元、农行120亿元、民生银行35亿元等。[点评]:7月金融数据持续高位,贷款投放过快迹象并未得到明显改善。广义货币(M2)18.48%的增速创出自去年6月以来新高,狭义货币(M1)20.94%的增速创出2001年以来新高,前7个月2.77万亿元的人民币新增贷款总量已达去年全年新增贷款的近90%,也创出历史同期新高,银行放贷冲动依然居高不下。贷款增速今年以来都在16%以上运行,一直高于监管部门提出的15%的目标。8月16日,央行在公开市场发行的3年期央票中标利率为3.71%,对比当日发行的定向票据利率来看,此次发行再次体现出惩罚意味。虽然今年的三次加息都发生在定向票据发行后一周左右的时间,但过于频繁的加息会对国民经济造成一定影响,因此短时间内调整的可能不大。按照目前的情况和发展趋势来看,年末的贷款增量超出年初计划,创出新高基本没有悬念。信贷扩张与房地产市场的火热密不可分。其中,个人房贷的贷款增量已达到贷款总量的50%以上,由此可能引发的个人信贷风险值得银行警惕。存款增量继续呈缩小态势。根据近来的市场情况,我们分析,存款萎缩主要是由于,首先,股市走出低迷,连创新高,对居民储蓄存款的分流作用明显。其次,物价攀升,人们对通胀的心理预期强烈,也大大削弱了储蓄意愿。因此,对银行来说,短存长贷的资金动态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内的主流,银行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将受到很大影响,应提早做好准备,避免由此带来的风险。u 宏观数据: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5.6%(6月份同比上涨4.4%)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6698亿元增长26.6%(6月份增长2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98亿元同比增长16.4%(6月份增长16.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6月份增长19.4%)[点评]:5.6%的月涨幅,创下了十年来的单月涨幅新高,把3%的警戒线远远甩在身后。至此,1-7月份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5%。7月21日的加息减税措施并未使中国的实际利率“转正”,也未能阻止通胀的高企。虽然目前的涨价尚属结构性上涨,但也不排除食品涨价向其他产品传导,从而引起全面通胀的可能。由于CPI与整个宏观经济有着很大的关联性,因此,若持续走高,必然引起内部各部分的风险加大。像房价,CPI每涨一个百分点,房价便会上涨五个百分点。一担风险累计,无论是对国内居民,还是对国家的经济体系,都会造成重创。作为政府,既不能完全忽视市场的自身调节,强行控制物价,也不能坐视不理,任由其就此发展下去。在政策的选取上要注重长远效果以及对国民的影响程度。总之,紧缩政策已经箭在弦上,加息和特别国债的推出是此轮调控最有可能的手段。u 贸易数据:外贸进出口总额:1911.3亿美元贸易顺差为243.6亿美元出口:1077.44亿美元,同比增长34.2%进口:833.778亿美元,同比增长26.9%1-7月,进出口总值1172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4%。其中出口6544.1亿美元,增长28.6%;进口5175.9亿美元,增长19.5%。贸易顺差1368亿美元。[点评]:受近期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和出口税收政策调整的影响,顺差创下今年来的次高,基本符合市场中大多数的预料,而同样受政策影响的还有进口贸易,进口关税的下调使单月进口总值以833.9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说明一直“不在状态”的进口贸易,有望在下半年回暖。由此可见,内需的增长正在加快前进步伐。若照这种趋势良性发展下去,那么下半年,顺差将很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回落。届时,将对流动性过剩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2.中国住房保障图展开(2007.08.13)8月13日,《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表示,加快建立健全以廉租住房制度为重点、多渠道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政策体系。相关: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13日发布的调查显示,今年二季度,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比去年同季度上涨6.3%,涨幅比一季度高0.7个百分点。涨幅较高的城市主要有深圳、北海、北京等。土地交易价格同比上涨13.5%,房屋租赁价格上涨2.5%,物业服务价格上涨0.3%。7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7.5%,涨幅比上月高0.4个百分点;环比上涨1.2%,涨幅比上月高0.2个百分点。[点评]:住房问题是民生的根本,近年来的房价居高不下已经严重影响到百姓的生活。甚至出现了局部性的一人多住房或无住房的巨大差异。此政策的出台,直接针对低收入和高价房之间的矛盾,力求从根本上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难的问题。这是首次将经济适用住房归属到政策性住房的范畴内,标志着我国的房地产调控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购房人拥有的只是有限产权,其今后上市交易时还将受到种种限制。这样一来,过去概念相对混乱的保障性住房与普通商品房将在新的政策下划清界限。那些利用经济适用房炒房以牟取暴利的行为将得到有效制止。下半年,与此政策配套的各相关规定及管理办法还将陆续出台,在住房制度的不断完善与政策调控的有力实施下,相信目前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可以缓解。3.特别国债或将登台(2007.08.14)有消息称,用于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1.55万亿元人民币特别国债发行方案近日获批,并将分三期发行,分别为6000亿元、6000亿元和3500亿元。首期6000亿元特别国债有望下周三或周五发行,在发行当天到农行。先是由农行从财政部购买,然后央行再从农行用外汇购走,进而实现特别国债和央行外汇资产之间的置换,从而为即将成立的中投公司筹集资本金。[点评]:从近日公布的各项数据来看,国民经济运行机制急需国家的紧缩调控。鉴于距离上次加息减税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的时间尚短,其调控效果还未显现,因此,短时间内再次启动的可能性很小。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未见异常,虽然从7月份单月来看,新增贷款已控制到今年以来单月的最小增量,但贷款总增量仍创出新高,当前的整体局面并未摆脱流动性过剩的阴影。中国的流动性过剩成因繁多,包括银行的持续负利率、信贷的疯狂扩张、国际资金的投机等等。长期以来,央行依赖发行票据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来对冲过多的流动性,承担着大部分直接操作成本。根据以往的经验,这种对冲方式的效果甚微,需要新的更有力的手段来协助或者替代原有模式。从对冲流动性的实质看,财政发债购汇相当于用特别国债替换部分央行票据,并没有发生本质变化。因此,财政发行特别国债时,不管是一次发行还是分批发行,都不直接影响市场货币供应量。并在这个过程中承担了一部分的操作成本,缓解了央行的加息及升值压力,是近期最有可能的调控新政。更重要的是,特别国债体现了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逐步磨合,是两大政策手段提高协调能力,统一步伐共同配合调控经济的新思路,在创新故有体系上具有重大意义。4.公司债正式启航(2007.08.14)中国证监会14日正式颁布实施《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公司债这一新品种终于启航。证监会将按照"先试点、后分步推进"的工作思路,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将从上市公司入手。初期,试点公司范围仅限于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及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的境内股份有限公司。[点评]:公司债的概念与企业债类似,但用途更广,且限制相对较少。这一品种的债券,不仅丰富了公司的盈利途径,同时,也为上市公司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但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公司发债固然可以为具有成长性的公司提供机会,但也会对流动性造成一定影响。理论上讲,公司债的形式使上市公司以比银行利率低的途径获得资金,摆脱了固有的银行贷款融资模式,对信贷扩张可以起到收敛作用,从而减少流动性。但事实上,这部分的流动性并未消失,只是从盘子的左边移到了右边,整体上并未减少。由于改变了资金来源的性质,其流通速度反而有增无减。虽然从长远来看,公司债是完善金融市场,协调资本市场的重要工具,但根据国内的经济格局分析,这种工具的使用在时间和规模上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执笔:刘晓翀[][41]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