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物价上涨对城市居民生活的影响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5日 09:15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傅旭明

  最近一项全国调查显示,90.9%的人对粮油肉蛋等价格上涨已有切身感受,78%的人认为粮油猪肉价格上涨使自己利益受损。记者还了解到,由于物价上涨的主要部分是肉蛋奶禽等食品价格,因此不同收入的家庭所受影响的程度也不同,其中对低收入家庭生活造成的冲击最大。

  高收入家庭:

  有感觉,但生活不受影响

  “我老伴最爱吃的酱猪肘,最近确实越来越贵了,不过该吃还是要吃的。”北京朝阳区安华西里小区居民王女士说,“带鱼从每斤8元涨到每斤11元,平鱼从每斤15元涨到每斤18元。”

  王女士是某能源行业的出版单位退休返聘干部,她丈夫退休前是某资源研究院研究员,现在有时还承接研究课题。因为多年积累,家里储蓄金额已超百万元,女儿在北京某高校任教。她告诉记者,她家从三年前开始不吃普通食用油,改用橄榄油,而且每次采购量都较大,至少可以吃半年,鸡蛋也只吃绿色品牌鸡蛋,这类鸡蛋原来价格就不低,一般都在每斤7元到8元之间,现在这类商品涨幅不算大。而且,她和丈夫的退休工资都涨了三次,现在“医疗费可报销90%,除了吃,好像没有什么可消费的”。食品价格目前还远不至于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

  记者采访了解到,物价上涨对像王女士这样高收入家庭生活影响不大的原因是,一方面高收入家庭收入增幅较快;另一方面高收入家庭的日常支出当中,食品占的比重相对较低。

  中等收入家庭:

  感觉明显,但能承受

  家住北京海淀区乐府江南小区的罗小姐和她丈夫都是中央直属机关

公务员,家庭月收入10000元。她告诉记者,她对物价上涨感觉很明显。她家孩子最喜欢吃萝卜排骨,以前每次买排骨起码5斤以上,现在每次只买3斤,为了不让生活质量下降,现在尽量多吃鱼少买肉,因为鱼类价格涨幅不大。罗小姐家支出的大头是每月还房贷4500元,孩子上学每月支出约1000元,现在由于利率上涨,每月房贷还款增加了120元。另外,由于罗小姐夫妇都在机关工作,平时亲戚、同事、朋友来往都比较多,经常在外吃饭,由于最近北京餐馆、饭店的菜价格普遍上涨,罗小姐感觉这方面支出明显增加。

  家住南京市仙林大学城区的张小姐,在一家建筑企业做监理,家庭月收入11000元。以前都是她的母亲卖菜做饭,所以她对物价上涨没有感觉,上个月母亲回老家后,张小姐自己买菜时,才发现菜价涨得厉害。她列举了家庭主要开支:孩子上学等开支每月800元,房贷还款每月2500元,汽车消费2000元,食品消费每月1200元,请客吃饭每月1000元。她说,现在只有后两块上涨较快,食品每月多支出200元左右,请客吃饭每月多支出150元左右,所以还能承受。

  低收入家庭:

  生活质量下降明显

  家住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的高师傅,原来是国有电子厂的职工,七年前下岗在小区摆了个小摊修理自行车,下岗时买断工龄的钱都给了在外地生活的女儿女婿买房子,现在每月修车收入400元,低保每月领310元。支出方面,原来每月食品消费300元,其他开支200元,剩下的钱可以存起来以备急用,现在食品消费每月需要450元,家里已经很久没有买肉了,偶尔买些鱼,鸡蛋也主要用来炒菜。他说要是这样继续涨下去,不知道该怎么办。

  在江苏省一项调查中,从不同收入阶层的城镇居民家庭购买食品多支出的金额来看,今年上半年,人均食品支出额:最低收入家庭819.77元,受食品涨价影响多支出43.47元,占可支配收入增加额的12.4%;最高收入家庭2489.18元,受食品涨价影响多支出132.00元,占可支配收入增加额的5.3%;城市居民平均受食品涨价影响多支出83.04元,占可支配收入增加额的8.4%。

  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对于低收入家庭而言,今年增加的收入有12.4%被食品价格上涨所抵消,这一比例高于平均水平4.0个百分点,高于高收入户7.1个百分点。低收入家庭的情况与高收入家庭相反,虽然受物价影响多支出的金额较小,但占可支配收入增加额的比重较大。因此,经济负担更大,对食品上涨的承受能力更弱。

  据央行于5月中下旬在全国50个大、中、小城市进行的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城镇居民对当前物价的满意度下降,中低收入家庭对肉蛋禽等食品价格的上涨反应敏感。其中,城镇居民当期物价满意指数在第一季度下降2.0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降5.2个百分点,至历史最低-21.1%;认为当前物价“令人满意”的被调查者占比已连续5个季度下降,从2006年一季度的13.0%降至本季度的8.4%,下降了4.6个百分点;认为“物价过高,难以接受”的被调查者占比从2006年一季度的22.1%升至29.5%,增加了7.4个百分点。

  由于物价上涨,各地政府部门纷纷提高低保标准,保障困难群众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青岛市将市内四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260元提高到300元,对社会孤老专项生活补贴标准由每人每月130元调整为300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年1080元提高到1500元,农村五保供养对象集中、分散供养标准分别由每人每年2000元、1200元调整为2400元和1600元。北京市也在7月份将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330元。四川省从8月起上调城市低保补助标准,在现行人均低保补助水平基础上每人每月增加不少于15元的补助。

  物价上涨造成消费信心大幅下降

  央行一份问卷调查显示,物价居民消费意愿(选择更多消费的居民占比)连续3个季度下滑,从2006年第三季度的28.2%降至本季的19.5%,累计降幅达8.7个百分点,并创下历史新低。不少居民增加了食品方面的支出,加上支出预期增强,取消或推迟了一些消费项目,如购房、

购车和购买大件消费品。认为“物价过高,难以接受”的被调查者占比从2006年一季度的22.1%升至29.5%,增加7.4个百分点。其中,中低收入家庭对肉蛋禽等食品价格的上涨反应最敏感。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家庭认为“物价过高,难于接受”的比例高达40%左右,与高收入家庭相差近20个百分点。居民对下季度物价预期也仍不乐观,有超过半数(50.2%)的被调查者预计物价趋升,占比超上季度5.9个百分点,与50.8%的历史最高值仅差0.6个百分点。

  新华财经e兆中国消费者信心最新指数显示,由于对物价、

房价和股市投资等的影响更为敏感,在上述现状因素的不利影响和未来乐观预期的综合作用下,7月份,中年消费者(35岁-54岁)和老年消费者(55岁-64岁)的信心指数均基本与6月份持平,而青年消费者(20岁-34岁)更加着眼于未来的预期,本月信心指数上升1.1点。从主要城市看,7月份北京和上海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均出现下跌。北京消费者信心指数比上月下跌4.2点,至97.8点,为四个月来的最低值。在北京,低收入人群和中高收入人群信心下降的原因并不相同,家庭年收入低于48000元的受访者对家庭经济现况的信心值大降,应为物价持续上涨所致;而家庭年收入高于48000元的受访者此项基本与上月持平,对长期宏观经济的期望则大跌。上海的消费者信心指数比上月下降4.4点,完全回吐了前两个月的升幅,回到了4月份的98.2点。股市的大幅波动和物价上涨令上海受访者调低了对未来一年家庭经济状况的预期。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07电子产品竟争力分析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