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甘肃:河西走廊谱新篇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5日 07:45 经济参考报

  

甘肃:河西走廊谱新篇

  甘肃省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生长繁衍着盘羊、黑颈鹤、梅花鹿、野牛、野驴等保护动物。图为国家一级动物黑颈鹤。本报记者:连振祥摄

甘肃:河西走廊谱新篇

  图为甘肃玉门市的风电场。

  本报记者:连振祥 摄

甘肃:河西走廊谱新篇

  图为甘肃省天水市职工正在进行铣工凹凸模的加工比赛。新华社发

甘肃:河西走廊谱新篇

  图为甘肃省武威市纸业公司负责人在介绍武威纸业循环经济建设项目规划。新华社记者:张锰摄工业成为经济增长主力军

  甘肃省虽然是一个农业省,但是,工业却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作为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的重型工业结构的省份,工业对甘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006年达到了49.6%。[详情]

  扬长避短 持续发展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今年8月初在甘肃参加“第四届中国西部企业发展与职业经理人高峰论坛”时指出,甘肃要借鉴先行工业化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成功经验,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分析自己的资源禀赋,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确定一条适合西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详情]

  河西大地 星火正红

  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甘肃省于2003年启动了嘉峪关、酒泉、张掖、金昌、武威、兰州6市的河西走廊星火产业带建设。4年多来,产业带建设如火如荼,昔日荒凉的戈壁滩如今聚集了一大批具有当地特色的优势产业。通过产业带的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形成了区域竞争优势,在甘肃新农村建设中起到了示范作用。[详情]

  装备制造业助力工业强省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国家支持“三线”建设的需要,一大批装备制造企业先后在甘肃扎根落户。作为西北的老工业基地,甘肃在石油钻采及炼化设备、数控机床、电机等制造业方面具备一定优势。我国最早的石油钻采和炼化设备生产基地兰石集团、西北地区最大的电机和发电设备制造企业兰州电机有限责任公司等都是全国知名的装备制造企业,产品在国内同行业处于领先水平。[详情]

  劳务经济“缩小分母”富裕农民

  甘肃是一个农业大省,截至2005年底,全省农村人口2074.76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2.62%,远远高于全国59.47%的比例。农村人口这个“分母”过大,已成为制约甘肃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详情]

  1800万农民受益新“农合”

  甘肃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2003年开始试点,到今年7月底,已经实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全省所有农村,“参合”人数达到1780万,“参合”率达85%。这意味着甘肃全省近1800万农民都可以像郭连文一样,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受益。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07电子产品竟争力分析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