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京沪快线签转无需补差价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4日 09:00 解放日报

  本报讯 (记者 王志彦)截至昨天,京沪空中快线试运行满一周。记者昨天从管理部门获悉,京沪快线上的各航空公司已取消原先签订的结算协议,取而代之以不需补差价的新方法,这意味着市场力量开始重新主导该航线。

  万事开头难。运营之初,由于京沪航线上的机票价格突然全线上扬,人们纷纷质疑航空公司之间是否有价格联盟。其后,又有旅客抱怨称,京沪快线高峰时值机柜台太少,部分航空公司也没有完全执行自由签转的新政策,导致快线“快”不起来。

  面对舆论的质疑和旅客的投诉,民航管理部门没有回避,积极的应对让京沪快线“一天一个样”。就在快线投入运营后的第三天,各航空公司已开始执行免费自由签转的政策,方便旅客随到随走。而针对引发价格联盟争议的票价结算问题,管理部门也拿出了新办法。据民航华东管理局市场管理处处长李锦高介绍,原先的结算办法是,承运航空公司统一按照全价票的8折与原航班航空公司结算,也就是说如果旅客买的是东航4折机票,签转到国航的6折机票舱位后,结算时,国航仍要按8折与东航结账,这样原航空公司就要遭受损失。而新的结算方式则以实际票面价来进行,也就是说航空公司之间不需补差价,比如东航4折机票签转到国航航班后,国航仍只以4折与东航进行结算。

  李锦高表示,在老的结算协议下,航空公司为了预防旅客改签后自己要支付较大差价,不得不把票价定得较高,这样就产生了价格垄断的嫌疑。新办法的好处就在于,不用补差价后,航空公司的“风险”会大大降低,因此“敢于”拉开票价折扣差距,参与市场有序竞争,按照航空公司自己的实际情况“出牌”。

  管理部门表示,京沪空中快线是一项新生事物,在世界范围内都属首创,因此磨合期内出现问题很正常,而任何一种政策也都各有利弊。比如新的结算办法虽然避免了航空公司之间形成联盟,却有可能促使市场上演价格战。因为对航空公司来说,既然低价票签转也不需补差价,那高价机票在时段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就会大幅缩小,这将让航空公司热衷于低价出票。如此一来,大量的客源可能流向民航,而已接近饱和的京沪航线如果上座率突然猛增,极有可能出现无空位让旅客签转的尴尬。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